中国近代战争史
[晚清]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请选择
19世纪中叶,洪秀全等领导的反对清王朝的大规模农民起义战争。 1851年1月11日(清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洪秀全在广西桂平金田村举行反清起义,建号太平天国。 金田起义后,清廷陆续调集军队前往“围剿”。太平军为摆脱不利处境,于1851年(清咸丰元年 太平天国辛开元年)9月下旬,突出重围,攻...
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战争的开端。鸦片战争结束后,清朝统治深深陷入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之中,广西各地人民纷纷起义,洪秀全领导的拜上帝会,是起义队伍中有理想、有组织、势力最大的一支。1850年(清道光三十年)夏秋间,拜上帝会首领洪秀全、冯云山、杨秀清、萧朝贵等聚集桂平金田村,下令各地会众前来“团营”(即集...
太平天国翼王石达开自天京(今南京)出走后独立征战南方诸省的一系列作战。 天京内讧后,太平天国领导集团内部的矛盾并未消除。1857年(清咸丰七年,太平天国丁巳七年)6月,主持太平天国军政事务的石达开又因受到天王洪秀全的疑忌而被迫从天京出走,一路上张贴告示,申明出走缘由。到达安庆便招集旧部,自成体...
太平军于1860~1861年间,为抗击湘军围困安徽安庆所进行的一场战略性会战。 1860年(清咸丰十年 太平天国庚申十年)夏,正当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和东征苏、常之际,两江总督钦差大臣曾国藩和湖北巡抚胡林翼乘机统率湘军水陆师5万余人,自湖北大举东犯。在连陷安徽太湖、潜山后,即以夺取安庆为目标,命...
太平军在湖北半壁山长江江面抗击湘军东攻的江防战。西征太平军自湘潭挫败后,在湘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东退。1854年(清咸丰四年 太平天国甲寅四年)10月14日撤出武汉,退守半壁山、田家镇防线。此前,太平军已在蕲州至田家镇间构筑长达数十里之土木城,安置炮位;在南岸半壁山与北岸吴王庙(田家镇东)之间的江...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今南京)后,为攻取北京而实施的战略性作战行动。又称太平军扫北。历时两年,其作战过程可分作三个阶段。 长驱北上(1853.5~10) 1853年(清咸丰三年 太平天国癸好三年)5月13日,太平天国派天官副丞相林凤祥、地官正丞相李开芳、春官副丞相吉文元等率军2万多人,自浦口出发入...
太平军于1860年集中优势兵力,再次击溃围困天京(今南京)的清军江南大营的著名战役。 1856年(清咸丰六年 太平天国丙辰六年)6月,清军江南大营首次被太平军击破后,清廷令钦差大臣和春重建江南大营。1858年初,和春设大营本部于小水关,并于天京东郊和南郊掘壕筑墙,部署重兵六七万,继续围困天京。...
太平军西征中在江西湖口挫败湘军水师,扭转西征战场被动态势的关键战役。 1854年(清咸丰四年 太平天国甲寅四年)底,曾国藩率湘军攻占武汉后,水陆东下,兵临江西九江城下,集中1.5万兵力,频频发起进攻,企图一举攻取九江城。时太平军由检点林启容据守九江,冬官正丞相罗大纲守梅家洲,翼王石达开则由安庆...
太平军在江西九江抗击湘军围攻的城市防御作战。 九江北枕长江,东有老鹳塘、白水港,西有甘棠湖、龙开河,东南多山,地势险要。1853年(清咸丰三年 太平天国癸好三年)9月,西征太平军攻占九江后,由检点林启容率部驻守,严密布防,与对岸小池口、九江东25千米之湖口鼎足而立,互为犄角,成为屏蔽天京(今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