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战争史
[晚清]
请选择
中日甲午战争中双方在朝鲜境内进行的第一次陆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3日,侵入朝鲜的日军占领朝鲜王宫,成立以大院君李昰应为首的傀儡政府,并胁迫其“授权”日军驱逐屯驻牙山的清军。25日,日军第9混成旅长大岛义昌少将率所部主力4000余人自汉城(今首尔)进犯牙山。时驻牙山清军已增至38...
1854~1861年间陈开、李文茂领导的天地会起义政权大成国反抗清朝统治的战争。 1854年(清咸丰四年),广东天地会在太平天国影响下纷纷起义反清。其中以陈开、李文茂两支势力最大。1855年春,起义军久围广州不克,遂溯西江经肇庆转入广西,9月27日占领浔州(今桂平),建立大成国,年号“洪德”,...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军及义和团在大沽和天津地区抗击联军的作战。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夏,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在中国北方迅猛发展。英、美、德、法、俄、日、意、奥等帝国主义列强以此为借口,联合发动侵华战争。6月中旬,联军军舰集结于大沽口外,准备夺占大沽炮台,控制天津门户海河出海口。 大沽口...
1856~1860年间中国军民抗击英法联军入侵的战争。因其性质与鸦片战争基本相同,史称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中叶,伴随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其对外侵略扩张日益加剧。1854年(清咸丰四年)和1856年,英、法等国驻华公使向中国提出“修约”要求,企图攫取比《中英南京条约》更多的特权...
中国东北黑龙江、吉林、盛京(今辽宁)三省军民在1900年抗击沙俄军队入侵的战争。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夏,俄军在参加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天津、北京的同时,又企图单独攻占中国东北,以推行其“黄俄罗斯”计划。7月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宣布自任俄军总司令,以A.N.库罗帕特金为总参谋长,征调13....
中日甲午战争中,中国海军护航舰队在朝鲜牙山湾口丰岛海域遭到日本联合舰队偷袭的作战。又称牙山海战。 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6月,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派兵赴朝协助镇压东学党起义。但当直隶提督叶志超率兵1500人至朝鲜牙山登陆后,日本以保护侨民为由乘机出兵朝鲜1万余人,意欲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
捻军在山东菏泽高楼寨歼灭清军僧格林沁部的一次著名伏击战。 1864年(清同治三年)冬至翌年春,捻军在遵王赖文光、梁王张宗禹等率领下,在河南邓州、鲁山、鄢陵等地,多次击败“围剿”的清军。清钦差大臣、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率马步万余跟踪穷追,企图将捻军一举扑灭。捻军则避实击虚,在豫、鲁、苏三省交界地区...
1855~1872年间张秀眉等领导的贵州东南部苗族农民反抗清朝统治的起义。 1855年(清咸丰五年)4月,台拱厅(今台江)苗民因不堪重赋,联名向地方官请愿,要求减缓粮赋,遭官府拒绝,群情激愤。以佣工为生的苗族人张秀眉乘机在台拱厅掌梅尼率众起义,黔东南各地苗民纷纷响应。张秀眉联合各地苗民起义军采...
中日甲午战争中清军反攻海城(今属辽宁)的一系列作战。 海城为辽南重镇,位于鞍山、盖平(今盖州)之间,地处交通要冲,据此可北控辽阳、奉天(今沈阳),西通牛庄(今海城西北)、营口。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12月,日本第1集团军司令官山县有朋违背大本营的战略意图,冒险进攻海城。12月13日,第...
辛亥革命战争中,革命军在汉口、汉阳抗击清军进攻的重要战役。史称“阳夏战争”。汉阳民军开赴前线 1911年(清宣统三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清廷急命陆军大臣廕昌率新建陆军第1军3万人、海军提督萨镇冰率舰队赶赴武汉镇压。其时驻守武汉三镇的革命军共有5协,其中步兵第2协及第1协一部防守汉口。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