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1
选择年份
1927~2013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国民党军第10军军长徐源泉指挥5个多旅,分由湖北潜江、岳口、仙桃、监利等地出动,对湘鄂西苏区之洪湖区发起第一次“围剿”。中共湘鄂西特委和联县政府领导苏区军民采取夜袭、伏击、围困等战术打击敌人,后大部转至沙湖、白露湖等地坚持斗争。
中国共产党六届四中全会在上海召开。会议通过《中共四中全会决议案》,改选了中央政治局。从此开始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对中共中央的统治。
根据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前中央的决定,中共苏区中央局在江西宁都县小布成立,项英为代理书记。同时在中央局之下成立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项英兼主席,朱德、毛泽东任副主席。中共红一方面军总前委随即撤销。
红一方面军总部利用在第一次反“围剿”中缴获的国民党军无线电器材,组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支无线电队,王诤任队长,冯文彬任政治委员。后红一方面军与中共中央及其他苏区陆续建立起无线电通信。
赣东北红10军在河口镇(今铅山县城)歼国民党军第13师1个团。
鄂豫皖苏区红4军运用“围点打援”战术,攻打麻城北部的磨角楼,经3日激战,全歼守军4个连,击溃援军4个团,共歼国民党军1000余人。
蒋介石任命军政部长何应钦为湘鄂赣闽四省“剿共”司令。
对中央苏区进行第三次“围剿”的国民党军,在苏区军民连续打击下,士气沮丧,无力再战,加之宁粤战争在即,被迫实行总退却。红一方面军乘机对退却之敌实施追击和截击,进一步扩大战果。
中共鄂豫皖临时特委举行扩大会议,正式成立鄂豫皖特委和军事委员会,曾中生任特委书记兼军委主席,蔡申熙、郑行瑞任军委副主席。
蒋介石委何应钦兼任陆海空军总司令南昌行营主任,开始组织对红一方面军和中央苏区第二次“围剿”。
鄂豫皖红军军事政治学校第4分校在黄安县七里坪成立,曾中生兼任校长,刘杞任政治委员。
中共苏区中央局革命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成立,毛泽东兼主任。
红军总部在瑞金阳溪成立红军无线电学校(后改称工农红军通讯学校)。设无线电、电话、旗语、司号等专业,学制半年。王诤任校长。
湘鄂川边清乡督办徐源泉指挥3个多旅,以洪湖苏区的江南地区为重点发起第二次“围剿”。红军江右军一部转移至洞庭湖南岸;一部掩护群众撤至华容以东之东山地区。红军独立团和湘鄂西特委机关北渡长江,打击监(利)、沔(阳)、潜(江)地区徐源泉守军。
鄂豫皖苏区红4军于孝感县双桥镇全歼国民党军第34师,俘师长岳维峻以下官兵5000余人,缴获迫击炮10门,山炮4门,电台1部。
鄂豫皖苏区中央教导第2师攻克英山县城,歼国民党军新编第5旅大部,俘敌800余人。
中共湘鄂西中央分局在洪湖苏区成立,夏曦任书记。
湘鄂边红军独立团改编为红军第3军教导第1师,王炳南任师长,陈协平任政治委员。
何应钦指挥18个师又3个旅共约20万人的兵力,采取“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战略,从江西吉安至福建建宁东西400千米的战线上,分四路对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发起第二次“围剿”。
湘鄂西红3军主力由长阳枝柘坪出发北上荆(门)当(阳)远(安)地区作战。次日,在巴东县野三关、三兴观地区,歼国民党军1个团,占领巴东县城。继克秭归、兴山、远安。后因敌进攻,撤向远安以北的马良坪地区。
红军第7军第58团、湘东南独立师及第20军第175团等部,在江西永新县永阳镇击溃国民党军第5路军第77师第230旅,收复永阳镇。
邓铁梅在辽宁凤城县西乡小汤沟建立东北民众自卫军,宣布抗日。至本年12月发展到1500人。
红军第7军、湘东南独立师、第20军第175团等部在江西安福县廖塘桥、古田地区设伏,歼国民党军第52师第154旅700人。
鄂豫皖苏区红4军在赤卫队配合下,展开第二次反“围剿”作战,由豫南东进皖西。是日,攻占六安独山镇,歼国民党军第46师1个多团。
巴(东)兴(山)秭(归)地区的红军第49师改编为红军第3军教导第2师,黄大鹏任师长,涂美中任政治委员。
鄂豫皖苏区红4军主力在新集以北的浒湾地区,击退国民党军第53师第157旅的进攻,歼其近1000人。
中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和革命军事委员会在豫南新集成立(中共鄂豫皖特委撤销),张国焘任分局书记兼军委主席,曾中生、旷继勋为军委副主席。军委会下设参谋部、政治部、经理处、航空局等机构。并设皖西军委分会,姜镜堂任主席。随后,又成立共青团鄂豫皖中央分局,陈昌浩任书记。
红军第一方面军开始第二次反“围剿”反攻作战。本日于吉安县富田东南地区,歼国民党军第5路军第28师大部和第47师一部。
红一方面军第1军团第3、第4军和第3军团在吉水县白沙地区歼国民党军第43、第47师各一部。
湘鄂西苏区和红军主要创建人周逸群在湖南岳阳贾家凉亭遭国民党军伏击牺牲。
红一方面军第1、第3军团于永丰县中村地区歼国民党军第27师第81旅大部。27日攻占广昌,全歼国民党军4个团。
鄂豫皖红军第4军主力攻占黄安城南桃花店,歼国民党军第44师1个营大部,并在黄安县东南十里铺设伏,歼该师由黄安南援的3个营。至此,鄂豫皖红军历经月余作战,共歼国民党军5000余人,挫败了国民党军第二次“围剿”。
红一方面军攻占福建建宁县城,歼国民党军第6路军第56师3个多团。至此,中央苏区第二次反“围剿”作战结束,经富田、白沙、中村、广昌、建宁战斗,共歼国民党军3万余人,缴获各种枪2万余支(挺)。
中共中央总书记向忠发在上海法租界善钟路被捕叛变。24日,被秘密枪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王明临时主持中央工作。
日军第2师第8旅和独立混成第39旅等部在陆军飞行队协同下,攻占盘山,续向沟帮子进攻,遭抗日义勇军抵抗,日军伤亡1300余人。
蒋介石、何应钦指挥23个师又3个旅共30万人的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战略,对中央苏区和红一方面军发起第三次“围剿”。
中共山西省委领导驻平定之陕西军阀高桂滋部2个团约2000人起义,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24军,赫光任军长,谷雄一任政治委员,窦宗融任副军长,蒲子华任参谋长,刘子祥任政治部主任。下辖2个纵队。不久失败。
蒋介石在南昌行营发表《告全国同胞通电》,不顾日本帝国主义不断在中国东北武装挑衅、战争迫在眉睫,提出“攘外必先安内”。
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通令根据地内群众武装进行整顿,将所有不脱离生产的赤卫队、守备队,一律改称赤卫军,由村至县组成班、排、连、营、团、师,并在军事委员会之下设立各县指挥部统一指挥。至10月间,全区赤卫军组成15个师和20多个独立团。
鄂豫皖红军第4军攻占英山县城,歼国民党军第57师第169旅1个团及部分民团1800余人。
红一方面军开始第三次反“围剿”反攻作战,于江西兴国县莲塘地区首歼国民党军第47师第2旅又1个营,并乘胜攻占良村,再歼第54师师部和2个旅大部。
红一方面军主力于江西宁都县黄陂地区歼国民党军第8师约4个团,缴各种枪3000余支(挺),迫击炮11门,电台1部。
蒋介石以东北中日外交问题日趋严重,特向张学良发出铣电,内称“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不予抵抗,力避冲突。吾兄万勿逞一时之愤,置国家民族于不顾”。
湘鄂西苏区红3军第9师攻克荆门县沙洋,歼国民党军新编第3旅旅部和第2团共2000余人。
鄂豫皖苏区红4军袭占蕲春以北的漕河镇(今蕲春县城),全歼国民党军新编第8旅,其中俘旅长王光宗以下官兵1600人。
鄂豫皖红4军于湖北浠水县洗马畈地区歼国民党军第41师3个团大部。
红一方面军第3军和独立第5师在江西泰和县老营盘地区全歼国民党军第9师独立旅。同日,红3军团和第4、第35军在兴国县高兴圩地区歼国民党军第60、第61师一部,两战共歼敌4000余人。
陈昌浩调任鄂豫皖红4军政治委员。
红一方面军主力在兴国县方石岭地区,歼国民党军第52师及第9师一部,俘敌5000余人。至此,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军对中央苏区的第三次“围剿”。共歼敌17个团,3万余人。作战中,红3军军长黄公略牺牲。
日本关东军按照预定计划,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一段铁路,反诬中国驻军所为。日军第2独立守备大队随即向北大营进攻,第2师主力向沈阳城发动进攻,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蒋介石电令张学良“力避冲突,以免事态扩大”。
日军侵占沈阳、长春、抚顺、本溪、鞍山、安东(今丹东)、四平、公主岭、凤城、复县、盖平、海城、营口、辽阳、铁岭、开源、昌图等城镇。日军关东军司令部由旅顺迁入沈阳。
中共中央发出《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号召全国民众动员起来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三省。
日军侵占吉林省城。吉林省代主席、吉林边防署司令熙洽降日。24日,吉林副司令长官公署卫队团团长冯占海在永吉县官马山率队宣布抗日。25日,原驻防吉林省城的东北军第25旅张作舟部开抵榆树县,宣布抗日。
中共中央通过《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决定加紧组织领导民众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组织游击战争,直接给日本帝国主义以严重打击。
日本海军侵占秦皇岛。
汉奸张景惠在日关东军指使下,于哈尔滨成立“东省特别区治安维持会”,自任会长,并发布布告声称该会统管东北一切政务和治安。
国民党政府军政部通令所有部队,对日军侵入东北,务避轨外行动。
湘赣苏区红军独立第1师和独立第7团等部,在永新县永阳镇全歼国民党军第28师1个团,其中俘虏近1000人。
鄂豫皖苏区红军第4军在潢川县仁和集地区歼国民党军第2师2个团。
张学良任命黑河警备司令马占山为黑龙江省代主席兼代东北边防军驻黑龙江省副司令长官。
已降日军的洮南镇守使张海鹏部,向齐齐哈尔嫩江桥发起进攻,被黑龙江省防军击溃。
鄂豫皖苏区红军第25军于皖西麻埠成立,旷继勋任军长,王平章任政治委员。
中央苏区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即“赣南会议”)在六届四中全会代表团主持下,于瑞金叶坪举行,5日结束。会议通过《红军问题决议案》等五项决议,撤销毛泽东苏区中央局代理书记职务,由项英代理书记。
日军与伪军张海鹏部进攻嫩江桥。马占山督部奋勇抗击,击退日伪军多次攻击,战至6日晚,阵地被突破,撤至三间房。
本日至2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瑞金召开,到会代表600余人。大会通过《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土地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关于经济政策的决定》、《关于红军问题决议》、《关于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的决议案》等重要文件,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并选举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瞿秋白、任弼时、方志敏、项英、贺龙、王稼祥、彭德怀、邓子恢、张鼎丞、张国焘等63人为中央执行委员。27日,中央政府执行委员会举行第一次会议,选毛泽东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执行委员会主席,项英、张国焘为副主席。根据大会的决议和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的命令,组成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简称中革军委),朱德任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任副主席。
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第4军主力和黄安独立团发起黄安战役,至12月23日攻克黄安城,全歼国民党守军第69师,总计歼敌1.5万余人,其中生俘师长赵冠英以下官兵近万人,缴获各种枪7000余支(挺),迫击炮10余门,电台1部。
湘鄂西苏区红军第3军一部攻克天门县皂市,歼国民党军1个团和保安团各一部,其中俘敌800余人。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朱德为主席,王稼祥、彭德怀为副主席,林彪、谭震林、叶剑英、孔荷宠、周恩来、张国焘、邵式平、贺龙、毛泽东、徐向前、关向应、王盛荣等为委员。中革军委下设总参谋部、总政治部和总经理部。叶剑英任总参谋部部长,王稼祥任总政治部主任,范树德任总经理部部长。中革军委成立后,红一方面军总部撤销,所属各部队直接归中革军委领导,统称中央红军。
国民党政府公布《驻赣驻豫驻鄂绥靖主任公署组织大纲》。特派何应钦为驻赣、刘峙为驻豫、何成浚为驻鄂“绥靖”公署主任。
国民党政府任朱绍良为驻赣“绥靖”公署主任。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机关报《红星报》在江西瑞金创刊。1935年8月停刊。
鄂豫苏区航空局“列宁”号飞机轰炸黄安(今红安),配合红四方面军进行黄安战役。是为红军第一次空战。
国民党军第26路军参谋长赵博生(共产党员)、第73旅旅长董振堂、第74旅旅长季振同等率1.7万余人在宁都起义。16日,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团,季振同任总指挥,萧劲光为政治委员,董振堂为副总指挥,赵博生为参谋长,刘伯坚为政治部主任。辖第13、第14、第15军。第13军董振堂兼任军长,邝朱权任政治委员;第14军赵博生兼任军长,黄火青任政治委员;第15军黄中岳任军长,左权任政治委员。
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临时会议决议,准蒋介石辞去国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长及陆海空军总司令等职。
日军第2师和独立混成第39旅等部4万余人,分三路从营口、辽中、彰武向锦州方向推进。
东北民众自卫军邓铁梅部分两路攻入凤城县城凤凰城,捣毁伪县府。
国民党中央四届一中全会选举林森为国民政府主席,孙科为行政院长。
鄂西北苏区红军第25军在房县上达河地区歼国民党军兴安警备旅2个团,其中俘旅长以下900余人。
日军大举进攻大虎山、沟帮子等地,驻该地的东北军第19旅、第20旅和义勇军第1路与日军激战后,退向山海关。大虎山、沟帮子等地陷落。
湘鄂赣苏区成立“湘鄂赣边兵工厂”。有工人16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