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8
选择年份
1927~20131927 1928 1929 1930 1931 1932 1933 1934 1935 1936 1937 1938 1939 1940 1941 1942 1943 1944 1945 1946 1947 1948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1970 1971 1972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2012 2013
朱德、陈毅率南昌起义军余部从粤北转至湘南,在中共宜章县委帮助下智取宜章城,发动湘南起义。部队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师,朱德任师长,陈毅任党代表,王尔琢任参谋长。
湘鄂边红4军袭占建始县城,歼敌一部,进抵鹤峰县邬阳关,收编陈宗瑜领导的农民武装,部队扩大到600余人。
朱德、陈毅率工农革命军第1师在湘粤边境砰石地区歼国民党军独立第3师1000余人。
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在南京举行,会议通过《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组织大纲》、《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组织大纲》及《集中革命势力限期完成北伐案》等文件。推举于右任等73人为军事委员会委员,并指定于右任、白崇禧、李宗仁、李济深、何应钦、朱培德、程潜、冯玉祥、杨树庄、蒋介石、阎锡山、谭延闿为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蒋介石为军事委员会主席。会议于7日结束。
袁文才、王佐领导的两支农民自卫军,经毛泽东等做团结改造工作,在井冈山大陇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1军第1师第2团,袁文才任团长,何长工任党代表,王佐任副团长。
井冈山工农革命军第1师攻占江西宁冈县新城,歼国民党军第27师第79团1个营,粉碎国民党军对井冈山的第一次“进剿”。
中共福建龙岩县委负责人郭滴人、邓子恢等领导后田农民举行起义。
中共湘南特委派代表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将中共前敌委员会改组为第1师委员会,何挺颖任书记,毛泽东改任师长,强令工农革命军开往湘南,致使井冈山被敌占领1个多月,史称“三月失败”。
国民党军第27师第25团与第79团由永新、第81团由遂川分三路进攻井冈山。13日,第25团陷茅坪,第79团陷古城。
国民政府粤军范石生部往郴县、宜章。29日,湘军吴尚第8军开平江、浏阳、醴陵,粤、湘军共7个师,分南北两路向湖南郴县夹击南昌起义军余部和湘南农军。4月初,朱德、陈毅为保存有生力量,率起义军余部和农军分两路从耒阳、郴县向井冈山转移。
中共湘西北特委以贺龙出面召集亲族和旧部约3000人,组成工农革命军,举行起义,攻占桑植县城,次日成立中共桑植县委。4月下旬,遭国民党军进攻,大部溃散。贺龙收集失散人员在桑植鹤峰边界坚持游击活动,逐渐发展至1500余人。7月,改称红军第4军。
湘鄂边红4军在贺龙领导下于湖北鹤峰东南的堰垭地区整编,遣散老弱人员,清除投机分子,并开始在部队基层建立党团组织。整编后全军只有91人,72支枪,但军政素质有明显提高。此次整编在红4军的建军史上有重要意义,史称“堰垭整编”。
红5军军委和中共湘鄂赣边特委在江西修水县台庄举行联席会议,决定红5军和湘鄂赣边一些县的游击队合编为第1、第2、第3纵队,共约1000人。并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决定黄公略率第2纵队留在当地坚持斗争,彭德怀、滕代远率第1、第3纵队共700余人向井冈山转移,与红4军会合。
中共江苏江北特委领导泰兴、如皋、靖江、海门、南通等县数万农民举行起义,旋失败。后中共南通特委领导各县党组织总结经验教训,先后建立游击小组和游击队,发展了通海、如泰两个游击根据地。
中共赣西、赣南特委先后领导映江、永丰、吉安、雩都(今于都)、赣县、南康、信丰、寻邬(今寻乌)等县部分地区农民举行起义,相继组成工农革命军第7、第9、第15等纵队,就地开展游击战争,逐步开辟以东固和延福地区为中心的根据地。
陕西渭南、华县地区农民1万余人,在中共陕东特委领导和西北工农革命军支援下举行起义。7月初失败。
陕西栒邑(今旬邑)清水源地区农民在中共党组织领导下举行起义,次日攻入县城,建立苏维埃政府;起义武装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渭北支队。6月初失败。
中共湘赣边界第一次代表大会在江西宁冈县茅坪召开。会上,毛泽东明确地回答了一些人提出的“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强调坚持与敌人斗争,反对逃跑主义。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共湘赣边界特委,毛泽东为书记。陈毅接任第4军军委书记。
国民党军各集团军编遣大体就绪,军改编为师。刘峙、顾祝同、钱大钧、缪培南、熊式辉、陈焯、王均、朱绍良、蒋鼎文、方鼎英、曹万顺、金汉鼎、夏斗寅、张定璠、夏威、胡宗铎、陶钧、鲁涤平、何键、韩复榘、梁冠英、吉鸿昌、冯治安、石友三、童玉振、程希贤、张维玺、宋哲元、刘汝明、佟麟阁、孙连仲、李培基、孙楚、徐永昌、杨效欧、李生达、王靖国、李服膺、赵承绶、关福安、张会诏、张荫梧、傅作义等分别为陆军第1~第43师师长。
中共中央发布《军事工作大纲》,就“军事运动的一般原则”、“破坏反革命武装问题”、“扩大工农群众武装问题”、“建立红军问题”、“党的军事组织和苏维埃的指挥系统问题”、“军队中党的组织和政治工作问题”等作了明确规定和要求,并规定各地工农革命军要正式定名为红军,取消工农革命军的番号。
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莫斯科召开,7月11日结束。大会指出,党的总任务是争取群众,准备暴动。会议决定重新设立中央军事部,各地设立军事委员会。
国民党中央政治会议决定改直隶省为河北省,改北京为北平。
井冈山红4军于江西永新县龙源口地区击败国民党军赣军第9师杨池生、第27师杨如轩部3个团的进攻,歼其1个团,击溃2个团,粉碎了赣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四次“进剿”。
中共永定县委负责人张鼎丞领导溪南、湖雷、金丰等地农民举行起义。7月初将起义武装编成一个营,张鼎丞任营长,邓子恢任党代表。
毛泽东指挥红4军第31团及地方武装,将赣军第3、第6军共11个团困在永新城附近25天之久。时赣军内讧,敌军撤退,湘赣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一次“会剿”破产。
中共湖南省委代表杜修经利用红4军第29团官兵的乡土观念,鼓动红4军第28、第29团冒进湘南。
红军在湘南受挫,井冈山根据地遭到严重摧残,是为“八月失败”。
彭德怀、滕代远等领导国民革命军湖南陆军独立第5师第1团在平江举行起义。黄公略领导驻嘉义镇的第3团第3营一部、贺国中领导驻岳阳的随营学校先后举行起义,并赶到平江同第1团会合。24日,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下辖第13师,彭德怀任军长兼师长,滕代远任军党代表,下辖3个团,共2500余人。
国民党军6个团进攻平江,次日平江陷落。后红5军撤至江西修水、铜鼓、万载等县,进行游击活动。
红5军根据中共湖南省委指示,决定由黄公略率领一部分部队留在平江、浏阳地区坚持游击活动,彭德怀、滕代远率主力向浏阳、万载边界发展,相机到井冈山与红4军会合。
井冈山红4军第31团第1营2个连在井冈山黄洋界哨口,凭险击退湘军吴尚部3个团和赣军一部的多次进攻,取得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粉碎湘、赣两省国民党军对井冈山根据地的第二次“会剿”。
红5军主力在江西万载遭国民党军袭击,损失较大,被迫折返平江、浏阳、修水、铜鼓边界休整,第一次上井冈山失利。
湘鄂边红4军(贺龙部)在石门县渫阳、泥沙地区先后遭国民党军袭击,部队大部失散,军参谋长黄熬、师长贺锦斋牺牲。余部200余人由贺龙率领转至鹤峰县东南的堰垭地区活动。
红5军军委和中共平江、浏阳、修水、铜鼓、武宁五县组织负责人在江西铜鼓县幽居举行联席会议,正式组成中共湘鄂赣边特委,滕代远任书记;并决定以平(江)修(水)铜(鼓)三县交界的台庄地区为中心发展革命根据地。
中共湘赣边界第二次代表大会在宁冈茅坪召开,6日结束。会议通过毛泽东起草的《关于政治问题和边界党的任务》的决议(《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即是该决议的一部分)。决议在科学分析中国政治、经济状况,总结井冈山斗争经验的基础上,阐明了中国红色政权发生、发展的原因及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国民党中央常委会任命蒋介石为国民政府主席,根据《中华民国国民政府组织法》,国民政府主席兼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
根据中共中央指示,中共红4军前敌委员会重新成立,毛泽东任书记,统一领导湘赣边界特委和红4军军委工作。
中共红4军第六次代表大会在宁冈新城召开,选举产生了由23人组成的军委,朱德为书记。
毛泽东以红4军前委的名义向中共中央写出报告(即《井冈山的斗争》),总结井冈山根据地武装斗争的经验,进一步阐明了武装斗争、建立革命政权、深入土地革命三位一体的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彭德怀、滕代远率由平江起义部队组成的红5军主力到达宁冈,与红4军会师。
中共鄂东特委提出“学井冈山的办法”。依托大别山,在东起皖西英山(今属湖北)、霍山,西至河南信阳以南武胜关之鄂豫皖边界地区实行工农武装割据。
张学良、张作相、万福麟等联名通电,宣布奉、吉、黑、热四省服从国民政府,遵守三民主义,改旗易帜。31日,国民党政府任命张学良为东北边防军司令长官,张作相、万福麟为副司令长官。
中共鄂西特委总结当地游击战争的经验,提出游击队在敌人大举“清乡”时,要采取“你来我飞,你去我归,人多则跑,人少则搞”的游击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