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
  • 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

  • 保存自己,消灭敌人

    毛泽东关于战争的军事目的的思想观点。一切军事行动的基本原则。保存自己,消灭敌人,是一切军事原则和一切战争行动的根据。它普及于战争的全体,贯彻于战争的始终。战争指导者决不能离开它去指导战争。八路军攻克河北涞源东团堡后,战士们在长城烽火台上欢呼胜利  1938年5月,毛泽东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

  • 不打无准备无把握之仗

    毛泽东关于作战指导的重要观点。毛泽东提出的十大军事原则之一。作战中要预有准备和确保胜利,不战则已,战则必胜,每战都必须有充分的准备,都要有取胜的把握。抗日战争时期,河北白洋淀的八路军游击队准备打击进犯的敌人  1935年12月,毛泽东在为中共中央起草的《中央关于军事战略问题的决议》中,把“要有充...

    慎重初战

  • 承认积极防御,反对消极防御

    毛泽东关于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在战略上实行后发制人,将进攻和防御相结合,实行攻势防御,把战略上的防御与战役战斗上的进攻有机结合起来,把战略防御适时导向战略反攻和战略进攻,正确运用各种作战形式,适时实行战略转变,反对任何形式的消极防御。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

    十六字诀 诱敌深入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

  • 持久作战,积极防御

    毛泽东提出的抗美援朝战争第二阶段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军事战略方针。鉴于当时战场上敌我力量相对均衡,从军事上不可能迅速解决朝鲜问题,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政治上采取和谈的方针,在军事上及时制定了“持久作战,积极防御”的方针。  1951年5月,志愿军参谋长解方回北京向毛泽东汇报朝鲜战况时,毛泽东即提出了对...

  • 初战三原则

    毛泽东指导战争的重要观点。指在战争活动中要慎重初战。初战,即战争或战役的第一仗,其胜败对战争全局影响极大,务必持慎重态度,坚持必须打胜、必须照顾全战役计划、必须照顾下一战略阶段的原则。  1936年12月,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一文中,根据土地革命战争中中央红军历次反“围剿”作战的经...

    慎重初战 十大军事原则

  • 创造战场是一个战略性任务

    毛泽东人民战争的战略战术思想的重要观点。坚持积极防御的战略思想,根据战略形势和任务,未雨绸缪,预有准备,开辟预设战场,以巩固和发展根据地。井冈山斗争时期,毛泽东就重视战场建设问题,认为巩固根据地的方法有修筑完备的工事、储备充足的粮食等。1935年12月,在瓦窑堡会议上,毛泽东强调将扩大苏区的任务...

  •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

  • 打前所未有的大歼灭战

    毛泽东歼灭战思想的重要内容。全国解放战争时期,随着战争进程的发展和作战规模的扩大,需要在以往歼灭战的基础上,组织和实施更大规模的歼灭战,以连续作战的行动,实现大量歼灭敌人的目的。对此,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要更新作战观念,要切实做好各种必要的作战和保障准备,要准备应对前所未有的复杂情况。  194...

  • 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

    毛泽东提出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军队在抗日战争初期的战略方针。基本精神是:坚持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的相对独立性及其在军事活动中的独立自主;首先在山区创建抗日根据地,依托山区开展游击战争,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向平原发展;人民军队实行基本是游击战但不放松有利条件下的运动战的方...

1/6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