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军事思想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见毛泽东军事思想)
请选择
毛泽东对人民战争基本原理的高度概括。军队是进行战争的骨干力量,人民群众是进行战争的主体,军队和人民的团结奋斗是取得战争胜利的根本条件。 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真正的铜墙铁壁是什么?是群众,是千百万真心实意地拥护革命的群众。这是真正的铜墙铁壁,什么力...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倡导的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争样式,也是中国人民争取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途径。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一部 进行敌后游击战争的主要力量,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和华南抗日游击队等武装力量。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中共中央就发出了关于组织东北游击战争,直接给...
毛泽东对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统治区以学生运动为先锋的人民民主运动的评价。1947年5月,在国民党统治区的学生发动了震撼全国的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运动。图为5月20日,北平学生在天安门前游行示威 1947年5月30日,毛泽东在《蒋介石政府已处在全民的包围中》一文中指出:“中国境内已有了两条战线。...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观点。基本含义是:开展人民战争,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依靠人民军队,用党的纲领、路线和政策动员和教育广大群众,用各种有效的形式组织人民群众参加和支援战争,形成与人民军队相结合的群众性武装力量。1933年6月26日,中央苏区8县贫农团代表大会主席团合影。右一为毛泽东 1...
抗日战争时期毛泽东提出的抗日民主根据地经济工作和财政工作的总方针。 抗日战争初期,陕甘宁边区和八路军、新四军的财政开支,有相当一部分是国民政府发给的军饷和华侨、国际友人的捐赠。1938年10月武汉失守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由于日军作战重点逐步转向敌后解放区战场,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
毛泽东人民战争思想的基本观点。革命战争具有群众性和正义性的本质特征,必须为了人民群众,依靠人民群众,胜利的果实归于人民群众。瑞金各界群众集会庆祝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1931) 1934年1月,毛泽东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关于建立红色区域政权的思想。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主要内容,以农村根据地为主要依托,开展革命斗争,建立红色政权。1928年,毛泽东在井冈山相继撰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等著作,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 ...
毛泽东根据地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指遵循客观规律,立足中国实际,研究建设根据地的现实可能性,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和发展根据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于1928年10月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一文中就曾指出,巩固军事根据地的方法是:修筑完备的工事;储备充足的粮食;建设较好的红军医院。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