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警备区

    在重要城市和战略要地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中华民国时期,国民政府在各大中城市皆设有警备司令部,规模大小不尽相同,有的是固定的建制单位,有的由当地驻军兼任,也有的临时抽调人员组成。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于1932年12月在中央苏区闽赣边曾建立建(宁)黎(川)泰(宁)警备区。抗日战争时期,...

    军区

  • 警备司令部

    军队在重要城市设置的负责领导组织实施警备工作的机构。一般设有精干的领导和办事机构,下辖警备部队、分队。主要职责是:统一领导辖区内的警备工作,组织实施军风军纪的检查纠察,协助地方维护社会治安等。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革命战争时期曾设立警备司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也曾在上海、广州等城市设立警备...

    军区 中央军事委员会

  • 军分区

    在省范围内划分的军事区域所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中国人民解放军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于1932年在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设立军分区(分区),负责统一指挥辖区内的地方武装,保卫革命根据地,开展游击战争,支援和配合红军主力兵团作战。抗日战争时期,为适应敌后游击战争的需要,许多抗日根据地建立了军分区(分区),...

    省军区

  • 人民武装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县(旗)、县级市、市辖区及乡(镇)和大中型厂矿、大专院校设立的军事工作部门。邯郸市复兴区人民武装部收归军队建制交接仪式  各级人民武装部是本地区或本单位的军事领导指挥机关,也是同级地方中国共产党委员会的军事工作部门和政府的兵役工作机构,受上级军事机关和同级地方党委、人民政府的双重...

    人民武装委员会

  • 省军区

    在省一级地方行政区域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一般隶属军区,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等领导指挥机关,有的还设有装备部;辖若干军分区和一定数量的部队。主要负责辖区的军事工作,维持社会治安,有的还担负边防、海防守备任务。河南省军区机关(20世纪90年代)  在中国,历史上在最高一级地方行政区域设置过主管...

    军区 司令部 后勤部 装备部

  • 守备区

    在陆防和海防要地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设有领导机关,下辖守备部队、分队。防区筑有永备工事,配备较强的火力,储备充足物资。具有一定的独立防御作战能力。海防守备区也称要塞区。陆防守备区与海防守备区有一定差别。在装备上,陆防守备区以反坦克火炮为主,海防守备区则以岸炮为主;在机动范围上,陆防守备区可在小范...

    要塞区 军队 军区

  • 卫戍区

    担负首都警卫和守备任务的军队一级组织。中国历代都设有保卫、戍守京师的军队组织,但名称不一。辛亥革命后,警卫、守备首都或中央政府所在地的军队组织开始称卫戍司令部、卫戍总督府等。1911年,湖北军政府设立警卫司令部。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在南京设立卫戍总督府。1919年,北洋政府在北京设立京畿卫戍...

    司令部 后勤部 装备部 预备役部队

  • 巡防区

    海军中担负一定海区的巡逻警戒任务,并为辖区内海军兵力提供勤务保障的一级组织。设置在沿海军事要地,并以所在地命名。隶属水警区或海军基地。内部机构和兵力配备根据保障、警戒及作战任务设置。一般为团级单位,设巡防区主任、政治委员及司令部、政治处、后勤处等,下辖守备分队和专业分队等。巡防区的主要任务包括:...

    水警区 海军基地

  • 要塞区

    在边防和海防要地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主要担负要地的坚守防御任务。辖有一定数量的守备部队,筑有永备工事,配备较强的火力,有较充足的物资储备,构成独立的防御体系,是国防的战略屏障。  古代,中国春秋战国时期,就在形势险要的地区设立要塞。中世纪,拜占廷帝国在全国建立了要塞网,在全国各军区设有若干位置险...

    守备部队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