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队领导指挥体制

    军队领导指挥体系的机构设置、职能划分、相互关系等制度的统称。军队体制的核心组成部分。基本功能是:保证国家或政治集团高度集中地控制军权,平时对军队建设实施有效的领导,战时对军队作战实施统一指挥。现代军队领导指挥体制确立的基本原则是:集中统一、结构科学、层次合理、关系顺畅、精干高效、手段先进。科学的...

    军队体制 最高统帅

  • 参谋部

    一些国家军队的高级领导指挥机关。通常设于国防部之下和军种一级。按级别划分,主要有总参谋部、军种参谋部,以及设在司令部中的参谋部。按职能划分,主要类型有:①综合型。既为作战指挥机关,又为军事行政领导机关。②作战指挥型。主管作战指挥事宜。③行政领导型。主管军事行政工作事宜。如人事、军事训练、行政事务...

  • 参谋长联席会议

    一些国家的高级军事咨询和指挥机构。简称参联会。通常隶属国防部,由主席和陆军、海军、空军参谋长等人员组成。  参谋长联席会议,1942年由美国首创。当时,为适应美英联合作战的需要,美国和英国决定在华盛顿成立“美英联合参谋长委员会”。为与英军参谋长委员会相对应和加强美国陆军、海军联合作战,美国总统F...

    国防部

  • 军区

    在本国领土按战略区域设立的军队一级组织。隶属统帅部或国防部。设有领导指挥和后勤保障机关,辖有战斗部队、战斗支援部队、勤务保障部队和院校等。主要任务是:组织指挥和协调辖区的诸军种、兵种部队联合作战行动和演习,领导所属部队的组织建设、军事训练、行政管理和后勤保障,掌管辖区内的战场建设、后备力量建设以...

    统帅部 国防部

  • 军种部

    美军军种最高行政领导机关。包括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部,直属国防部领导。  军种部于18世纪末产生雏形,20世纪初得到发展,设有分别领导陆军和海军的军事部、海军部。1947年根据《国家安全法》,设立和形成了陆军、海军、空军三个军种部。1949年通过的《国家安全法》修正案规定,军种部由内阁部降为...

    陆军 海军 空军

  • 军种参谋部

    一些国家在军种设置的协助军种指挥员实施指挥或行政领导的机构。  军种参谋部于18世纪末产生,20世纪初得到发展。美国根据1947年的《国家安全法》及其以后的修正案确立了其地位与职能;1986年根据《国防部改组法》进行了重大改编。军种参谋部行政上属军种部领导,作战指挥则由参谋长联席会议领导。美军军...

    参谋长联席会议 参谋长

  • 司令部

    军队中军事工作的领导机关。在各级指挥员的领导下,负责指挥作战、组织训练和管理部队。通常分为联合司令部,合成军队司令部,军种、兵种司令部,军种、兵种部队司令部和专业司令部。一般在团以上部队设立,是指挥员军事工作的咨询和执行机关,是各级军事指挥中枢。基本使命是保障和协助指挥员定下决心,实现决心。在有...

  • 战区

    为执行战略作战任务而划分的区域和设置的军事组织。又称战略区。按作战任务,分为主要战区和次要战区;按地理位置,分为大陆战区和大洋战区。一般以战区领导机关所在地或辖区地理方位命名。战区地理范围广大,是一个独立或相对独立的战场,具有立体的、多维的空间,能容纳战略集团的配置、展开和行动;设有领导指挥机构...

  • 总参谋部

    军队或武装力量军事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或军事指挥机关。有20多个国家的军队设有总参谋部。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朝鲜、蒙古、古巴、埃塞俄比亚、安哥拉、利比里亚等。还有许多国家的军队设有类似的机构。如国防参谋部、参谋本部、参谋长联席会议、三军参谋长联合委员会等。隶属最高统帅部或国防部。  俄罗斯...

    参谋长联席会议 国防部 最高统帅

  • 总后勤部

    一些国家军队后勤工作的最高领导机关。其组织名称、机构设置、隶属关系和职权范围差异较大。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是中央军事委员会的后勤工作机关,全军后勤工作的领导机关。在中央军委的领导下,主管全军后勤工作。设有司令部、政治部和财务、军需物资油料、卫生、军事交通运输、基建营房等部门,代管中国人民解...

    参谋长联席会议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