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

海军战术学

  • 海上战斗

    敌对双方海军编队、兵力群和舰艇在海上进行的战斗。按基本类型,分为海上进攻战斗和海上防御战斗;按参战兵种,分为海上单一兵种战斗和海上诸兵种合同战斗;按作战空间,分为水面战斗、水下战斗、空中战斗和岛礁战斗等。基本样式有:进攻海上舰艇编队战斗、进攻海上护航运输队(登陆输送队)战斗、进攻敌驻泊地域战斗、...

    空中战斗 反潜战斗 登陆战斗 海军兵力袭击岸上目标战斗

  • 登陆冲击

    登陆兵抢滩上陆时为夺占滩头阵地实施的冲击。包括登陆兵乘登陆工具通过登陆冲击出发线、抵达岸滩和向陆上目标冲击。登陆战斗中关键性的战斗行动。登陆部队抢滩上陆  登陆冲击时,通常在无依托、无隐蔽条件下逐波上岸,涉水越滩向预定目标冲击,体力消耗大,人员伤亡多,装备器材损毁率高,兵力难以迅速集中,火器不易...

    登陆战斗

  • 扼守海峡水道战斗

    海军兵力单独或与陆军、空军兵力协同,在指定海峡水道及其附近海区进行的防御战斗。通常是封锁、抗登陆、保护或破坏敌海上交通线等作战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阻止敌方舰艇突破海峡水道,封锁敌交通线,歼灭敌有生力量或迟滞敌行动。  简史 海峡水道历来具有重要军事意义,扼守海峡水道战斗是海军的传统战斗样式之一...

  • 反潜战斗

    搜索、跟踪、攻击敌潜艇的战斗。海上进攻战斗样式之一。主要任务:通过反潜编队的搜索和识别,确定敌潜艇的位置,组织兵力实施有效攻击;或通过对敌潜艇可能活动的海区组织大面积的搜索,警示、驱逐敌潜艇,保障在该海区遂行作战任务的己方舰船免遭敌潜艇的袭击。由反潜水面舰艇、反潜飞机和反潜潜艇等单独或协同实施。...

  • 攻击阵位

    舰艇使用武器攻击目标时所占领的位置。包括目标的方位或舷角、敌对双方的距离和己舰舷角等要素。主要依据交战双方兵力兵器性能,海区地理和气象水文条件,光线和环境背景对射击的影响等选定。舰艇通过观察和战术机动抢占有利攻击阵位,是战胜敌人的重要条件。  帆船时代,占领了上风的位置就有了主动权。19世纪后期...

  • 海军兵力袭击岸上目标战斗

    海军兵力单独或在其他军种、兵种支援下,对敌方岸上重要目标进行突然袭击的战斗。可以独立组织实施,也可以是进攻敌驻泊地域战斗、登陆或抗登陆作战、掩护潜艇突破反潜封锁区战斗、珊瑚岛礁进攻战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的是破坏敌方驻泊地域、港口和岸上重要的军事、政治、经济目标。  简史 20世纪前,水面舰艇是用...

    预备队

  • 海上编队

    两艘以上舰艇或两个以上舰艇战术群遂行任务时的兵力编组。各国海军普遍采用的兵力组织形式。按规模,分为战术编队和战役编队;按兵力构成,分为舰种编队和混合(特混)编队;按舰种,分为航空母舰编队、战列舰编队、巡洋舰编队、驱逐舰编队、潜艇编队、导弹艇编队和勤务舰船编队等。勤务舰船编队,还可分为运输补给、海...

  • 海上布雷

    在指定海域布设水雷的战斗行动。水雷战的组成部分。按作战任务,分为防御布雷、攻势布雷和机动布雷;按布雷兵力,分为水面舰艇布雷、潜艇布雷和航空兵布雷,也可以使用民船实施布雷。目的是限制敌方行动、毁伤敌方舰船或给敌方造成水雷威胁,为己方兵力行动创造有利条件。  中国明代,已经有在水下布设爆炸性火器“水...

  • 海上攻击

    海军兵力在海上对敌实施主动攻击的战斗行动。海上突击的组成部分,海上歼敌的主要手段。按兵力规模,分为单舰(艇、机)攻击、编队攻击、合同攻击;按攻击目标,分为对海上目标攻击、对陆上目标攻击、对空中目标攻击;按使用武器,分为导弹攻击、舰炮攻击、鱼雷攻击、电子攻击和多种武器攻击;按攻击方向,分为单方向攻...

    舰炮攻击 鱼雷攻击 战斗队形

  • 海上航渡

    舰艇或舰艇编队从一地或海区到另一地或海区的航行。登陆作战的阶段之一。要求准时、隐蔽、安全。通常根据作战任务、敌情、海区情况、气象水文条件,拟定航渡计划,确定兵力编成;明确出航时间、顺序、航行队形、航线、航速和战备等级;明确指挥关系和观察通信组织;组织各群间或舰艇间的协同动作和各种保障;严格保守机...

1/3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