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
  • 战略类型

    按一定性质、特点对战略所作的基本分类。科学地进行战略区分是战略理论与实践深入发展的客观要求。随着影响战略的时间、空间、社会等因素的不断变化,战略种类的表现形态也日益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在认识战略类型共性的同时,准确把握不同战略种类的个性特征和特殊本质,不仅是战略理论研究深化的需要,也是灵活地实施...

    进攻战略 防御战略 海上战略 太空战略

  • 保卫—防范—战胜战略

    美国布什政府2004年制定的军事战略。2004年5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向国会提交《国家军事战略报告》,明确提出“保卫美国、防范冲突和突然攻击、战胜敌人”的新军事战略目标。报告依据美国2002年的《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和2004年的《国家军事战略》,对美国安全环境、国家军事目标、部队建设和未来联合...

    战略原则 先发制人

  • 北约新战略概念

    指导北大西洋条约组织面向21世纪的总体方略。规定了北大西洋条约组织(简称北约)在21世纪的宗旨和任务、威胁判断、安全保障途径及军事力量建设指导原则,其实施对国际安全与稳定产生重要影响。  沿革 北约自1949年成立至1991年,曾对其战略进行过两次重大修改,从开始奉行的地区性遏制战略先后修改为大...

    大规模报复战略 灵活反应战略

  • 超越遏制战略

    美国布什政府于1989年提出的对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和平演变的国家战略。基本内容是:在不放弃对苏联进行军事遏制的同时,抓住苏联、东欧各国进行改革之机,充分发挥美国和其他西方国家的优势,更多地运用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等手段,同苏联展开全方位的争夺,最终将苏联、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纳入西...

    遏制战略

  • 大规模报复战略

    1953~1960年美国艾森豪威尔政府奉行的军事战略。美国防务政策的核心。基本含义是:通过大力发展核武器,维持美国的核垄断地位,威慑苏联使其不敢发动任何形式的战争;一旦威慑失败,美国将以核力量为“剑”,对苏联进行大规模报复,以夺取战争的胜利。  1949年苏联成功地爆炸了原子弹,打破了美国的核垄...

    遏制战略 灵活反应战略

  • 大战略

    为了实现国家目标而最有效地发挥国家全部力量的方略。20世纪30年代初产生于英国。包括施加经济压力,采取外交措施,与盟国签订有利的条约,动员全国的工业和部署现有的人力,以及使用陆海空三军进行协同作战等。美国也使用大战略这一概念,对它的解释与国家安全战略的含义基本相同。美国学者J.M.柯林斯等人认为...

    国家安全战略

  • 地区防务战略

    美国布什政府1992年制定的对付全球地区性军事冲突的军事战略。中心思想是认为冷战结束后,爆发全球战争的可能性已不复存在,美国防务的重点从对付苏联的全球性威胁转向对付地区性冲突,以防止敌对国家在世界关键地区对美国的全球利益构成威胁和挑战。  形成过程 冷战结束后,世界战略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国认...

    战略纵深 战略核力量 局部战争

  • 地区性有限威慑战略

    印度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奉行的军事战略。  沿革 20世纪40年代后期印度独立以来,先后奉行过有限进攻、两线扩张、保陆制海等军事战略。印度认为,冷战结束后,通过战争摧毁敌国的军事力量、掠夺领土、征服意志的传统战争观,已不适应发展变化了的国际战略格局和南亚次大陆形势,应该强调威慑作用,而不是强调...

    核威慑 先发制人 电子战

  • 遏制战略

    1945~1952年美国杜鲁门政府奉行的军事战略。美国国家战略,杜鲁门主义的组成部分。作为美国政府的战略用语,“遏制”一词最早出现于1947年提出的杜鲁门主义和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研究室主任G.F.凯南于同年在《外交季刊》上发表的题为《苏联行为的根源》一文。文中称美国应“采取坚决包围的政策,在苏联...

  • 防御战略

    筹划和指导防御性战争全局的方略。战略的基本类型之一,相对于进攻战略而言。通常是国家、民族或政治集团为反对侵略和压迫,维护己方的根本利益,而用于筹划和指导防御性战争全局的方针、策略和方法。由国家的社会制度、对内对外政策、战争的性质与政治目的以及敌对双方的力量对比等决定。防御战略用于指导防御性战争的...

    进攻战略 后发制人 战略突袭 积极防御

1/4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