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代军事著作]
(战略)
请选择
主编姚有志。军事科学出版社1999年7月出版,共17万字。该书分为12讲。第1讲阐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战略指导的一般特征,包括9个方面:联盟战略有了新的发展;各战场的协调行动得到了重视;进攻以及在进攻中夺取和保持战争主动权得到了特别强调;运用新战法,发挥诸军种、兵种的整体威力形成了共识;游击战上升...
主编姚有志。军事科学出版社2001年8月出版,共33.4万字。全书分为10章,另有“前言”。“前言”主要论述了20世纪战争和战略理论的主要特色。第1至第8章分别阐述了地缘战略理论、海权论、空权论、机械化战争论、核战略论、高边疆战略、信息战理论、总体战理论、局部(有限)战争战略理论的历史背景、...
主编陈鸿猷,副主编王凤山、王颖龙。解放军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共17.2万字。该书分为11章,系统论述了防空战略学学科的基础理论和应用理论。基础理论部分,阐述了防空战略、防空战略学的内涵,防空战略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基本内容,防空战略学与军事战略学、空军战略学、防空战役学及防空战术学之间的...
主编刘龙光,副主编陈石平、赵智印。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共35万字。《高技术与现代军事丛书》之一。该书分为12章。第1至第5章阐述了专家对高技术定义的不同看法,军事高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发展概况及对武器装备和未来作战的影响,高技术条件下局部战争的实质、基本特点、战略指导,高技术条件...
主编潘湘庭、孙占平,副主编于巨良、冯兆新、王文、杨月强、袁玉春、曹仁义、孙宝龙、胡钢锋。解放军出版社1994年9月出版,共16万字。 该书分为7章。作者以近些年美军进行的几场局部战争尤其是海湾战争为背景,以美军军、师两级组织实施的攻防作战为范例,对美军联合作战和各军种作战的最新理论进行了分...
潘湘庭、弓志毅编著。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6月出版,共14.6万字。《高技术与现代军事丛书》之一。该书分为8部分。作者在书中着重论述了高技术发展对世界格局变化的影响及作用,影响和促使世界格局变化的基本要素和核心要素,世界格局中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语言问题、人口问题、环境保护问题和体育事业...
李杰著。军事科学出版社1994年12月出版,共18.1万字。《高技术战争系列丛书》之一。该书分为7章,依次为“海战序幕的拉开”、“高技术主宰着现代海战”、“触及各领域的高技术海军兵器”、“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海战特点”、“高技术对现代海战的影响”、“世界海军的高技术化走向”、“对高技术条件下海...
主编杨立忠、杨钧锡、别义勋、乐俊淮。军事科学出版社1991年9月出版,共51.2万字。该书分为6章,主要阐述了以下内容:①世界各国追逐的战略目标,高技术大战略的战略性、高效性、竞争性、带动性、风险性、高智性、创新性、高速性、渗透性和选择性10个突出特征,引发大战的诱因。②美国、苏联、中国、日...
主编刘义昌。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4月出版,共38万字。《高技术战争系列丛书》之一。 该书分为20章。第1至第10章阐述了高技术的内涵、特点及其发展对战争和国防建设的影响,中国国防高技术的发展问题;高技术战争形成的技术基础、国际军事环境、理论推动,世界军品贸易对高技术战争的影响;空间高技...
主编于化庭、刘国裕。国防大学出版社1993年5月出版,共26.8万字。该书分为12章。书中主要阐述了中国军事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战争的影响,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点及其对军队建设的影响;讨论了高技术战争条件下武器装备建设、军事人才培养、部队训练、军队结构调整、军队指挥机构建设、政治工作建设、军队后勤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