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述年代不详的兵书和典籍)
请选择
作者不详。景蔚文校阅。景蔚文,生卒年不详。其在游学日本时于古书中发现此书,认为该书“既于一书之中萃群书之长,即读者可于一书之中收群书之用”,于是加以校印,以备国内有志于兵学者之用。今存古今图书局1906年刻本。 全书分《兵谈》、《将略》、《练兵》、《出师》、《阵营》、《战格》六编,基本上涵盖了...
地典是传说的“黄帝七辅”之一。它依托黄帝与地典的问对,来阐述古代兵阴阳家对军事地形的各种看法,故以“地典”为题。此书见于《汉书·艺文志·兵书略》著录,久已失传。1972年临沂银雀山一号汉墓出土了此书的西汉竹简本,是兵阴阳类现存最早的古书。其简文见于吴九龙释《银雀山汉简释文》(文物出版社1985年...
盖庐即中国春秋时的吴王阖闾。该书是以吴王阖闾与伍子胥的对话形式写成的兵书。阖闾,一作阖庐,名光。公元前514~前496年在位。伍子胥,名员,又称申胥。性刚强,勇而多谋。1983年底出土于湖北江陵张家山247号汉墓,后经整理,收入《张家山汉墓竹简》一书。 该书共有竹简55枚,简长30~30.5厘...
清刊本《将苑》 又称《新书》、《心书》。旧题中国三国时期诸葛亮撰。最早著录于南宋《遂初堂书目》,明代王士骐编入《诸葛亮集》。当为后人伪托之作。有明正德十三年(1518)铜活字印本、万历三十三年(1605)刻本和多种丛书本。 全书分为1卷50篇,博采《孙子》、《吴子》、《六韬》等兵书和其他典籍...
作者不详。《南齐书·王敬则传》载有“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的话。“檀公”即南北朝时宋朝名将檀道济。但其后各朝书目中均未见有著录此书。元代杂剧《幽闺计·文武同盟》中讲到“曾记得兵书上有个‘金蝉脱壳’之计”,今本《三十六计》中有此计名。从内容看,此书各计的按语和跋当是宋以后人所作;但计文形成是...
又名《黄石公素书》。旧题黄石公撰,1300余字。据北宋张商英《素书·序》称,该书系秦末黄石公授予张良,晋时盗张良墓使该书重现于世。也有人认为是张商英摘取《三略》文句,伪托黄石公之名所著。现存明《道藏》本、《汉魏丛书》本、《广汉魏丛书》本、《兵垣四编》本,清《四库全书》本、《子书百家》本等多种刊本...
清刊本《握机经》 又称《风后握奇经》、《握机经》、《幄机经》。相传经文为中国上古时期黄帝臣风后撰,西周初姜尚为之引申,汉武帝时丞相公孙弘作解。经文1卷,380余字(一本360余字)。另附《握奇经续图》1卷、《八阵总述》1卷,旧题晋武帝时西平太守马隆撰。关于此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学术界众说不一,...
作者不详。明刻《武经总要》附刻本只题豫章新斋李鼎长卿订。该书分门别类辑录历代兵法言论、用兵事迹,尤其重视辑录宋代的战争实例。每篇前有引言,概述该篇要旨。篇后有结束语,阐发作者的思想。 该书分2卷,15篇,共274条。上卷包括6篇:《诫将》讲将帅应具备的良好的品德修养,《选士》讲选士的意义、原则...
又称《黄帝阴符经》。旧题中国上古时期黄帝撰。关于此书的作者和成书年代众说不一。另有战国山林之士撰、晋杨羲撰、北魏寇谦之撰、唐李筌撰等不同观点;成书年代有商末、周末、战国、东汉末、晋、北魏、唐等诸说。《战国策·秦策一》称“苏秦得太公《阴符》之谋”;《史记·苏秦列传》称苏秦“得周书《阴符》”;《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