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军事著作]
请选择
中国明代吕坤撰。吕坤,字叔简,号新吾、心吾,河南宁陵人,明万历二年(1574)进士,历任知县、户部郎中、山西巡抚、刑部侍郎等职。辞官后,写下大量学术著作,是明代中叶的进步思想家。《安民实务》是他于万历二十年(1592)在山西巡抚任上,针对隆庆和议二十余年后,“虏情日以骄恣,我兵日以怠废”,“...
中国明代蓝章撰,龙正演注。蓝章,字文绣,山东即墨人,成化二十年(1484)进士。曾任御史、通判、巡抚。蓝章驻兵汉中时曾遣人至鱼复江,画八阵垒石。当时龙正在蓝章幕中,遂将八阵垒石推演为图说,并在蜀中刊行。徐昂作序,跋语似出于蓝章之手,而其合变说及演注文字,当为龙正所作。全书分为“序”、“跋”、“总...
又名《百战奇略》。最早见于中国明代杨士奇《文渊阁书目》,但未题作者姓名。明末军事丛书《韬略世法》以《新编百战百胜合法引证》为题全文收录此书,题为宋谢枋得编辑,明汪淇参订。清雍正以后,此书多以《百战奇略》之名刊刻,伪托明刘基所撰。全书10卷,每卷10战,合为百战,共3万余字。此书的作者及成书年代,...
中国宋代綦崇礼撰。綦崇礼,字叔厚,一字处厚,高密人,后徙北海(今山东青州),世称北海先生。自幼聪明颖悟,重和元年(1118)登上舍第。宋高宗时为起居郎,召试政事堂,拜中书舍人,历知漳州、明州,官至翰林学士。 《兵筹类要》撰成于綦崇礼供职翰苑期间。作者鉴于古名将事迹“诗书所传,载籍所记,散乱难穷...
中国清代魏禧撰。魏禧,字叔子,又字冰叔,号裕斋,又号勺庭,江西宁都人。明亡后绝意仕进,以散文著称于世。喜谈兵,有《兵谋》、《兵迹》等兵书传世。《兵法》1卷,收录在《昭代丛书丁集新编补》中,书后有吴江沈茂德《兵法跋》。书中作者对《左传》中有关“法”的史实进行剖析梳理,归纳概括出22条用兵之法:先—...
中国明末张龙翼编辑。张龙翼,字羽明,松江(今属上海)人,生平不详。全书32卷,分为32大类、318小类。书中共辑录自先秦迄明代用兵方面的正反事例2114条(其中反面事例157条)和阵法30条,每条多则数百字,少则数十字,述其机要。各卷篇目分别为:疑兵、诈兵、伏兵、掩袭、奇兵、锐兵、重兵、乘机、伺...
中国明代徐光启著。徐光启,字子先,号玄扈,上海县徐家汇(今属上海)人。万历三十二年(1604)进士,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文渊阁大学士,曾受命总理练兵事务。现存清嘉庆九年(1804)甲乙抄本。全书分《总诀》、《条格》两部分和附录。《总诀》第一,卷端题《兵法选练百字诀》,共分25类,主要论...
中国清代魏禧纂辑。约9万余字。魏禧,字叔子,又字冰叔,号裕斋,又号勺庭,江西宁都人。明亡后绝意仕进,以散文著称于世。喜谈兵,有《兵谋》、《兵法》等兵书传世。《兵迹》撰于清初,初未刊行,以宁都何以仁旧抄本传世。民国四年(1915),南昌《豫章丛书》编刻局据此本校勘刊行,并附有刘家立《校勘记》1卷。...
又称《兵经百篇》、《兵经百字》、《兵法百言》、《兵法圆机》。共3卷。中国明末揭暄撰。揭暄,字子宣,广昌(今属江西)人。据载,他“少负奇气,喜论兵,慷慨自任,独闭门户精思,得其要妙,著为《兵经》、《战书》,皆古所未有”(《揭暄父子传》)。清兵攻陷南京后,他曾举兵抗清,后隐居山林,郁郁而终。《兵...
又称《兵镜吴子》。中国明代吴惟顺、吴鸣球、吴若礼编辑。泰昌元年(1620)前后成书。版本主要有明末奇斋刻本和清抄本。明刊本题为《兵镜吴子》,共13篇20卷,另有《兵镜纲目》1卷,附图342幅。其书残破,虽经修补,但有多处字迹不清,难以辨认。清抄本题为《兵镜》,共13篇13卷。北京大学图书馆藏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