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支:
  • 空间天气现象

    日地空间中对地面、空中、空间技术系统、人员身体健康带来明显影响的物理现象的总称。一般始于太阳大气,经由行星际空间传输和演化,止于地球空间。是军事空间天气探测及预报的重要对象。  空间天气现象按空间区域可划分为太阳/行星际、地球磁层、电离层和中高层大气空间天气现象。①太阳/行星际空间天气现象。主要...

    军事空间天气探测 行星际激波 磁云 灾害性空间天气

  • 磁暴

    整个地球磁层持续几小时到几天的剧烈扰动。又称磁层暴。主要表现为地球大部分地区地磁场水平分量显著减小,伴随有极光增亮并向低纬移动的现象。磁暴出现的频次与太阳活动相关,在太阳活动高年每1~2月便可发生一次强或大磁暴。磁暴演化示意图  一个完整的磁暴过程可分为初相、主相和恢复相三个阶段。①初相。磁暴开...

    太阳活动 磁层波动 电离层暴

  • 磁层波动

    在磁层中激发与传播的等离子体波。  与空间天气关系最密切的磁层波动是超低频(ULF)波和极低频(HLF)/甚低频(VLF)波。①超低频波。其频率范围为1毫赫~10赫。频率最低的ULF波为1~10毫赫,与规则地磁脉动Pc5和Pc相对应。它有两种主要起源,一种是磁层边界Kelvin-Helmholt...

  • 磁层亚暴

    地球磁层和高纬电离层背日面发生的强烈的扰动过程,持续1~3小时。在此过程中,巨大的太阳风能量输入磁层,并最终释放到内磁层和极区电离层、热层。磁层亚暴演化示意图  磁层亚暴最先是美国科学家S.-I.阿卡索夫和英国科学家S.查普曼用来描述磁暴期间短暂的强磁扰动的。1964年,阿卡索夫确认它是一种独立...

    极光

  • 磁云

    太阳物质携带强磁场被抛射进入行星际空间传播而形成的一类重要的行星际扰动结构。它的基本观测特点是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平滑的旋转一个接近180°的大角度和低的质子温度。磁云与磁云磁力线的全位形示意图  磁云的观测与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行星际监测平台(IMP)、太阳神和旅行者...

    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耀斑 磁暴 电离层暴

  • 电离层暴

    太阳活动引发的大范围电离层电子密度等参数剧烈变化的现象。电离层暴往往与磁暴、极光等相伴发生。  太阳耀斑、日冕物质抛射、冕洞等太阳活动,使电离层F层电子密度大幅度减小或增加,导致高、中纬度地区甚至全球发生电离层暴。电离层最大电子密度减少,称为负相暴。反之,则称为正相暴。  电离层暴从极区和高纬度...

    太阳耀斑 日冕物质抛射

  • 电离层不均匀结构

    出现在背景电离层中的一种小尺度结构。又称电离层不规则结构。可造成电磁波相位和幅度的强烈闪烁。在电离层E区和F区中常见,其尺度的量级一般认为在几十米至几千米之间。在电离层E区,不同尺度结构形成斑块,伸展的水平区域可达数百至数千平方千米。F区的不规则结构在测高仪电离图上表现为回波描迹的扩展,这一现象...

  • 电离层闪烁

    电波信号穿越电离层时由于沿着信号传播路径上的电子密度的不均匀性(电离层不均匀体)而导致的幅度、相位的快速波动。  电离层中的等离子体是由太阳(紫外线、宇宙射线等)辐射将部分中性大气电离而产生,因此电离层的电子密度有明显的日变化、季节变化。除了太阳辐射引起的电离层11年周期变化外,由于一定条件下大...

  • 电离层突然骚扰

    由太阳耀斑爆发引起的地球日照面电离层D层中突然的、强烈的电子密度增加现象。2003年10月26日海南站电离层起测频率的日变化示意图  电离层突然骚扰只发生在地球的日照面,其严重程度与太阳天顶角有关。低纬度地区的电离层突然骚扰严重程度要大于中、高纬度地区;中午时分发生的电离层突然骚扰的严重程度要大...

  • 电离层吸收

    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传播时,由于电离层损耗导致的电波能量损失的现象。  无线电波在电离层中的损耗是由于电离层中存在着中性原子和分子,它们与带电粒子碰撞,使带电粒子从电波电场获得的动能在返回给电场以前转移给中性粒子,这一过程导致电波损失能量而使中性粒子加热。电离层吸收系数或电波的衰减常数和电子数密度...

    太阳耀斑

1/3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