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间天气

    影响空间和地面技术系统运行与可靠性,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的日地空间环境状态。空间天气是一种由太阳活动释放巨大能量和物质引起日地空间中准静电场、磁场、电磁波、带电粒子流量、等离子体物质、中性大气状态的一种突然发生、高度动态、时间尺度为数分钟至数十小时的变化。空间天气研究对象包括太阳活动、行星际空间天...

    太阳耀斑 极光

  • 磁暴

    整个地球磁层持续几小时到几天的剧烈扰动。又称磁层暴。主要表现为地球大部分地区地磁场水平分量显著减小,伴随有极光增亮并向低纬移动的现象。磁暴出现的频次与太阳活动相关,在太阳活动高年每1~2月便可发生一次强或大磁暴。磁暴演化示意图  一个完整的磁暴过程可分为初相、主相和恢复相三个阶段。①初相。磁暴开...

    太阳活动 磁层波动 电离层暴

  • 磁层

    位于电离层以上被太阳风包围并受地磁场控制的区域。是地球空间的最外层,直接受行星际磁场和太阳风扰动的影响。  太阳风经过地球附近时,把地球磁场屏蔽并包围起来,形成一个尾部很长的、形如彗星的腔体,腔体最外层由稀薄等离子体构成的区域即磁层。地球存在磁层这一现象早在20世纪30年代已为英国地球物理学家S...

    行星际磁场 太阳风 磁暴 磁层亚暴

  • 磁层波动

    在磁层中激发与传播的等离子体波。  与空间天气关系最密切的磁层波动是超低频(ULF)波和极低频(HLF)/甚低频(VLF)波。①超低频波。其频率范围为1毫赫~10赫。频率最低的ULF波为1~10毫赫,与规则地磁脉动Pc5和Pc相对应。它有两种主要起源,一种是磁层边界Kelvin-Helmholt...

  • 磁层磁场

    磁层区域内起源于地球本体的地磁场和磁层各电流体系的磁场的总和。太阳风和磁层相互作用,在磁层顶形成磁层电流体系,同时将地磁场屏蔽在磁层顶所包围的磁层范围内,并驱动磁尾电流、环电流、部分环电流及场向电流。磁层区域内的磁场是起源于地球内部的“内源”磁场和这些电流系产生的“外源”磁场的总和。  地球内源...

    太阳风 磁层 磁层电流体系

  • 磁层电场

    磁层中各区域存在的电场。分大尺度电场和小尺度电场。大尺度电场有太阳风-磁层发电机效应和地球自旋两个主要源。小尺度电场主要指在磁层中激发的静电波或电磁波所携带的电场。  太阳风-磁层发电机过程在磁层中产生的电场,方向由早晨侧指向黄昏侧,强度为1~2毫伏/米,通常称为对流电场。在行星际磁场有南向分量...

    磁层 行星际磁场

  • 磁层电流体系

    磁层中主要的电流系构成的系统。主要包括磁层顶电流、磁尾电流、环电流及场向电流等电流系,它们是互有联系和交叉的电流系统。磁层电流体系示意图  磁层顶电流 在磁层外边界和磁层顶内流动的电流。又称查普曼-费拉罗电流。磁层顶电流的存在,使地球内源磁场在磁层顶外消失,并使磁层顶内磁场增强。电流方向总体向东...

    太阳风 磁层亚暴

  • 磁层亚暴

    地球磁层和高纬电离层背日面发生的强烈的扰动过程,持续1~3小时。在此过程中,巨大的太阳风能量输入磁层,并最终释放到内磁层和极区电离层、热层。磁层亚暴演化示意图  磁层亚暴最先是美国科学家S.-I.阿卡索夫和英国科学家S.查普曼用来描述磁暴期间短暂的强磁扰动的。1964年,阿卡索夫确认它是一种独立...

    极光

  • 磁云

    太阳物质携带强磁场被抛射进入行星际空间传播而形成的一类重要的行星际扰动结构。它的基本观测特点是强磁场,磁场的方向平滑的旋转一个接近180°的大角度和低的质子温度。磁云与磁云磁力线的全位形示意图  磁云的观测与研究已有20多年的历史。20世纪80年代初,通过行星际监测平台(IMP)、太阳神和旅行者...

    日冕物质抛射 太阳耀斑 磁暴 电离层暴

  • 地磁场

    地球固有的磁场。从地心到磁层边界空间范围内的磁场。地磁场的存在及其变化对人类生活、经济、军事和科学研究活动有重要影响,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环境条件。地磁场是重要的地球物理场之一,也是军事空间天气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地球非偶极磁场及其西向漂移等值线图(单位:纳特)  简史 人类对地磁的认识有着悠久的历...

    军事空间天气学 磁层 地球辐射带 磁暴

1/6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