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近代军事工业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40年代,中国陆续兴建的一批使用机器生产的兵工企业,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19世纪60年代初,清政府在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的冲击之下,深感旧式冷热兵器已落后于时代。为提高清军战斗力,决计大规模引进西方近代军事科技,发展中国军事工业。1...

    鸦片战争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农民战争 安庆内军械所

  • 安庆内军械所

    晚清时期清政府创办最早的以手工制造近代武器的军工作坊。又称“内军械所”。1861年(清咸丰十一年)底由两江总督曾国藩筹设于安徽安庆。规模较小,以手工仿制开花炮、弹药及轮船,为湘军提供部分武器装备。所内“全用汉人,未雇洋匠”,集合了一批当时中国著名科学技术专家,如徐寿、华蘅芳、龚芸棠、徐建寅、张斯...

    金陵机器制造局

  • 德州兵工厂

    清末民初制造枪械、火炮、弹药的大型综合兵工厂。初名北洋机器局,后名北洋兵工厂、德州兵工厂、德县兵工厂。  1902年(清光绪二十八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袁世凯选定山东德州城西南火车站附近名“花园”的地方,建立机器制造局,生产军火。1903年2月,委任王仁宝(副将衔)总理局务,动工兴建厂房,购置...

    第二次直奉战争

  • 福建船政局

    晚清时期清政府为发展海军在福建马尾创办的专门制造蒸汽舰船的近代化造船厂。  1866年(清同治五年),闽浙总督左宗棠鉴于蒸汽船在军事、经济上的重要作用,上疏请设局造船,经清政府批准,8月在福建闽县(今福州)马尾中岐村选址筹备。12月,左宗棠离闽赴陕甘总督任,由其荐举的船政大臣沈葆桢接办。12月下...

  • 巩县兵工厂

    民国时期制造枪炮、弹药的大型综合兵工厂。后名军政部兵工署第十一工厂。  1915年6月,北洋政府设立督办兵工厂事务处,委萨镇冰为督办,蒋廷梓为总务处长。是年8月,在河南巩县孝义镇选定厂址,动工兴建厂房。1917年2月,督办兵工厂事务处撤销,为继续建厂,改设巩县兵工厂筹备处,隶属陆军部。4月,委蒋...

    汉阳兵工厂

  • 汉阳兵工厂

    晚清、民国时期制造枪械、火炮和弹药的大型综合兵工厂。初名湖北枪炮厂,又称汉阳枪炮厂。  1888年(清光绪十四年)两广总督张之洞拟于广州设立枪炮厂,在德国订购机器设备。次年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遂决定将机器设备移到湖北。1892年在汉阳大别山(今龟山)北麓正式开始建厂,与湖北铁政局合为一体,由蔡锡...

  • 济南兵工厂

    晚清、民国时期制造枪械、火炮、弹药的大型综合兵工厂。初名山东机器局,后名山东兵工厂、济南兵工厂。  1875年(清光绪元年)10月,山东巡抚丁宝桢上奏朝廷,设山东机器局。于济南城外泺口购买民地390余亩,动工兴建厂房,并向英国蒲恩公司订购机器设备。1876年10月,建成机器厂、生铁厂、熟铁厂、木...

  • 江南机器制造总局

    清政府在上海创办的中国第一个综合性近代兵工厂。又称江南制造局、上海机器局,简称沪局。江南机器制造总局大门  1865年(清同治四年),清政府批准江苏巡抚李鸿章提出的建厂方案,购买美国人经营的上海虹口旗记铁厂,并以此为厂址,并入淞、沪两个洋炮局和苏州洋炮局的部分机器,建成江南制造总局。随后,清政府...

  • 金陵机器制造局

    清政府在南京创办的以生产新式火炮为主的近代兵工厂。简称金陵制造局,后称金陵兵工厂。  1865年(清同治四年)署理两江总督李鸿章奏准将苏州洋炮局迁至南京雨花台,并加以扩建,改称金陵机器制造局,至次年8月竣工投产。初由英人马格里任监督,1875年(清光绪元年)改由中国人担任总办。建局后经过多次扩充...

  • 沈阳兵工厂

    中华民国时期东北地区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兵工厂。初名东三省兵工厂,后名兵工署第九十工厂。  1919年,张作霖选定沈阳大东边门外东塔农业试验场为厂址,委派奉天军械厂厂长陶治平任督办主持建厂。1921年10月,新厂正式开办。1922年4月,定名东三省兵工厂。  东三省兵工厂总办下设工务处、材料处、审检...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