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武器防护技术

  • 毒害剂量

    毒剂引起机体生理功能性变化或器质性变化所需的量值。又称毒剂剂量或中毒量。毒害剂量与中毒途径有关。①通过呼吸道吸入、皮肤接触引起中毒的毒害剂量取决于空气染毒浓度和人员在染毒空气中的暴露时间,通常用染毒时间和染毒浓度的乘积来表示。又称浓时积。常用单位是毫克·分/升、微克·分/升、毫克·分/米3、克·...

    沙林

  • 毒剂侦检分析

    发现和查明毒剂并测定其含量的技术。军队组织实施化学武器防护的依据,也可用于处理化学恐怖事件、化学事故救援和化学武器履约核查。包括现场分析和非现场分析。现场分析是用化学侦察装备在现场侦检空气、水、地面和物体上的毒剂并对其进行定性定量测定。非现场分析是将现场取得的空气、水体、土壤和物体样品送至不在现...

    毒剂 神经性毒剂 维埃克斯

  •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

    为控制或缓解化学事故,减轻化学事故后果而采取的应急措施。又称化学救援、化学应急。按化学事故危害的程度和范围,可分为一般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重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和特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一般化学事故应急救援,指少数人员中毒,事故范围局限在单位内或事故源周围,经过自救或少量专业人员组织救援就能迅速控制和...

  • 化学武器核查技术

    国际禁止化学武器组织(简称OPCW)根据《禁止化学武器公约》对缔约国化学武器实施监控所采取的技术。《禁止化学武器公约》是一个具有严格核查条款的国际军控条约。它规定了完备的核查体制,以现场视察为主要核查手段,监督缔约国履行公约规定的义务。现场视察分为七类:化学武器贮存设施视察、化学武器销毁设施视察...

    现场视察 老化学武器 化学弹药

  • 化学武器销毁技术

    以不可逆转的方式将毒剂转变为一种无法再生产化学武器的形式,使弹药及其他装置无法用作化学武器的处理技术。化学武器销毁是一项高度危险的综合性系统工程,销毁技术涵盖和跨越多个学科和技术领域,正在实践中不断积累、完善和发展。在销毁化学武器过程中必须最大限度地保护工作人员、周围居民的安全和环境不受污染。在...

    化学武器 老化学武器

  • 化学袭击时的防护

    部队和单兵在敌方化学武器袭击时采取的防护措施。目的是避免和减少化学武器对人员的杀伤,减少由于化学袭击带来的损失,使部队和单兵能够履行战斗职责。单兵在化学袭击时的防护  化学袭击方式 化学武器的基本袭击方式有三种:①杀伤性化学袭击。以杀伤有生力量为目的,袭击目标通常是人员集结地域、主攻方向部队或主...

    化学武器 沙林 氢氰酸 刺激剂

  • 染毒程度

    单位体积染毒空气或染毒液体中含有毒剂的质量,或单位物体表面染有毒剂的质量。通常分为染毒浓度和染毒密度。染毒浓度常用的单位有:微克/升、毫克/升、毫克/米3、克/米3等。染毒密度常用的单位有微克/厘米2、毫克/米2、毫克/厘米2、克/米2等。  染毒浓度用公式可表示为:    染毒浓度是表示空气或...

    毒剂 化学武器 毒剂云团 氢氰酸

  • 染毒对象消毒

    从受染对象上清除毒剂或生物战剂的措施。利用化学、物理的作用使毒剂失去毒性,杀灭病原体,或从人员、物体、地面上除去毒剂或生物战剂。目的是使受染的部队避免或减轻伤害,保持和恢复战斗力,保障各种装备、物资的战斗使用。以毒剂消毒为例,可分为局部消毒与全部消毒两个等级。①局部消毒。受染者自己实施的、对人员...

    染毒区

  • 染毒区

    染有毒剂、毒物、对军队和居民构成危害的地域、水域或空间。简称毒区。包括化学武器袭击区,毒剂液滴、微粉到达的地域和水域,毒剂云团传播的空间及滞留的区域。在化学事故应急救援中,通常把有毒有害物质溢流污染的地域也称为染毒区。通常因化学武器袭击或大量有毒化学物质失控、外溢而形成。例如,1个122毫米榴弹...

    毒剂云团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 芥子气 染毒程度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