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登录
核化生防护技术
生物武器
请选择
以生物战剂杀伤有生力量和毁坏农作物的各种武器、器材的总称。又称细菌武器。包括装有生物战剂的炮弹、航空炸弹、火箭弹、导弹和航空布洒器、气溶胶发生器等。生物武器可使大量人、畜发病或死亡,也可大规模毁伤农作物,从而削弱敌方的战斗力,破坏其战争潜力。 简史 在战争史上,传染病引起的非战斗减员常超过战斗...
生物战剂 毒素 病毒 立克次体
一类没有细胞结构但有遗传、复制等生命特征,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的微生物。病毒非常微小,通常以纳米作为测量单位。大多数病毒都需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看见。不同种类的病毒,其大小不等、形态各异。动物病毒多呈球形,少数为砖形(如痘病毒)、弹状(狂犬病毒)或丝状(某些流感病毒);植物病毒多为杆状;而细菌病...
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产生的有毒化学物质。按其化学组成,可分为蛋白质毒素和非蛋白质毒素。细菌产生的外毒素为蛋白质毒素,内毒素为脂多糖。真菌的毒素主要组成为碳水化合物。国外有关资料表明,细菌产生的蛋白质毒素对人类的毒性最强,如肉毒毒素、破伤风毒素和志贺氏痢疾毒素,对人注射的致死剂量都在微克以下,比氰酸...
细菌 真菌
原核细胞型微生物。其大小和生理特点介于细菌与病毒之间,一般呈球杆状,直径约0.3~0.5微米,革兰氏染色阴性。它和病毒一样只能在活细胞中生长,一般在某些脊椎动物或节肢昆虫细胞浆内繁殖,有时亦可在核内发育。培养方法是动物接种、鸡胚培养和组织细胞培养。立克次体主要通过携带立克次体的吸血节肢动物(如虱...
细菌 病毒 生物战剂
军事行动中用以杀伤人、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毒素和其他生物活性物质的统称。过去的生物战剂仅属细菌,故旧称细菌战剂。是构成生物武器杀伤威力的决定因素。致病微生物是有生命的物质,一旦进入机体,即能大量繁殖,其代谢产物能破坏机体的正常功能,导致发病或死亡。毒素是细菌或真菌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有毒蛋...
细菌 生物武器 毒素 真菌
能感染、贮存、携带并传播生物战剂的媒介昆虫、动物或其他媒介物。能通过叮咬等途径,将生物战剂传入人、畜机体而致病。20世纪40年代,日本军队用飞机在中国空投陶瓷弹以撒布带鼠疫杆菌的跳蚤。50年代,美国军队在朝鲜和中国东北空投金属四格弹、铁轴陶瓷弹、带降落伞的纸筒等,以撒布带鼠疫杆菌的人蚤和田鼠及带...
生物战剂 生物武器
液体或固体生物战剂微粒分散并悬浮在空气中所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液体微粒分散并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称为雾,固体微粒分散并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的胶体分散体系称为烟。气溶胶的粒谱范围通常在0.01~50微米之间。它从形成气溶胶到造成人群的感染,要经过微生物的存活,气溶胶粒子在人体呼吸道的沉积、滞...
生物战剂 生物武器 生物战剂施放方式
使生物战剂发挥杀伤作用的方式。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消化道、皮肤和呼吸道三种。生物战剂的施放方式也有相应的三种类型:污染水源、食物,撒布媒介昆虫和布洒生物战剂气溶胶。使用生物战剂污染水源和食物的方式,一般只适于间谍、恐怖分子使用,不易造成大面积杀伤。撒布媒介昆虫是施放生物战剂的重要方式。虫...
地球上起源最早的细胞生命形态,属于微生物中的一大类。广义的细菌包括不含叶绿素a或蓝藻素的一切具有细胞形态,核质周围无核膜与细胞质隔离的原核原生生物,如藻细菌、真细菌、放线菌、黏细菌、支原体、立克次体等。一般所指的细菌则仅包括真细菌和放线菌两类。这两类细菌已被人们认识的有2000种以上。 细菌是...
立克次体 生物战剂 生物武器
有完整细胞核并有核膜而无叶绿素的菌藻植物。一类真核细胞微生物,其大小是细胞的几倍至几十倍。真菌的细胞结构比细菌复杂得多,具有特殊的细胞壁(缺乏细菌细胞的肽聚糖)、细胞膜、细胞浆,细胞内结构与高等植物基本相同,有较为典型的核结构和细胞器。它们少数为单细胞结构,大多数是多细胞结构,有菌丝,能形成孢子...
生物战剂 毒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