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暴力是旧社会崩溃新社会诞生的必然伴侣

    列宁关于暴力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的基本观点。见诸V.I.列宁1918年3月8日所作的《关于修改党纲和更改党的名称的报告》等著作中。无产阶级进行武装斗争的理论基础,列宁战争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K.马克思和F.恩格斯曾经强调指出,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

    暴力是每一个孕育着新社会的旧社会的助产婆

  • 变当前的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

    列宁关于反对帝国主义战争和推进无产阶级革命的重要策略思想。见诸V.I.列宁写于1914年10月的《战争和俄国社会民主党》一文及其他论著中。列宁战争观的重要内容之一。1914年列宁《革命的社会民主党在欧洲大战中的任务》提纲引言的手稿  20世纪初,沙皇俄国在日俄战争中惨败,沙皇专制制度因战争失利而...

  • 帝国主义争夺世界霸权是现代战争的根源

    列宁关于现代战争根源的基本观点。见诸V.I.列宁1917年4~5月撰写的《修改党纲的材料》等著作中。列宁战争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宁分析了帝国主义阶段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的增长,以及帝国主义国家力图掠夺殖民地以获得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的...

  • 没有不经过国内战争的大革命

    列宁关于社会革命与战争关系的基本观点。最早见诸V.I.列宁1905年1月31日发表的《革命的日子》一文。列宁无产阶级暴力革命理论的体现,列宁战争观的基本内容之一。1917年1月,列宁《关于1905年革命的报告》手稿第1页  沙皇俄国在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遭到惨败,从而引发了1905~1907年...

  • 弄清战争性质是决定对待战争态度的必要前提

    列宁战争观的基本观点。见诸V.I.列宁写于1916年9月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等著作中。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在围绕战争的性质和对待战争态度的问题上,欧洲各国社会民主党内机会主义泛滥。1914年10月,列宁指出:“弄清战争的性质,是马克思主义者解决自己对战争的态度问题的必要前提。而要弄...

  • 世界大战产生于帝国主义

    列宁对帝国主义时代世界战争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的科学揭示。见诸V.I.列宁的许多著作之中,其基本精神集中体现在列宁写于1915年7月22日的《左派社会民主党人为国际社会党第一次代表会议准备的决议草案》一文。列宁战争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到了“最高的阶段”即帝国...

  • 以战争对付战争

    列宁关于对待帝国主义战争的根本态度和基本观点。见诸V.I.列宁写于1912年11月24日的《关于工人代表的某些发言问题》等论著中。列宁战争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20世纪初,巴尔干半岛成为欧洲列强争夺的焦点,世界大战的危险日益迫近。1912~1913年的巴尔干战争,进一步加剧了列强对巴尔干的争夺,...

  • 战术是由军事技术水平决定的

    列宁关于军事技术与作战方法之间相互关系的基本观点。见诸V.I.列宁发表于1906年9月11日的《莫斯科起义的教训》一文。列宁战争观的重要内容之一。1904年5月26日,日军在日俄战争中围攻旅顺口南山高地(画)  军事技术决定战术,这是马克思主义者研究军事问题的一个基本观点。F.恩格斯就曾指出:一...

  • 战争除了消极方面还有积极方面

    列宁关于战争在人类历史发展中的作用的基本观点。最早见诸V.I.列宁发表于1915年8月的《社会主义与战争》一文。列宁战争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F.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一书中指出,暴力在历史上还起着革命的作用,是社会运动借以为自己开辟道路并摧毁僵化的垂死的政治形式的工具。列宁继承了这一思想,在《社...

    暴力在历史上还起着革命的作用

  • 战争是私有制基础的直接的和必然的发展

    列宁关于战争根源的基本观点。见诸V.I.列宁写于1915年8月23日的《论欧洲联邦口号》等著作。列宁战争观的重要内容之一。  K.马克思和F.恩格斯认为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它不仅同一定的社会政治斗争相联系,而且同一定的社会经济条件相联系。列宁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战争根源...

    战争是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