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队群众工作
[群众工作创立发展]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群众工作
请选择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的宣传、组织、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和党组织的实践活动。 简况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群众工作,是随着红军执行党的政治任务和红军的壮大而不断发展起来的。在红军创建初期,就确立了开展群众工作的任务。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1934年10月~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进行的宣传、组织和武装群众,执行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争取少数民族群众支持的活动。红军在抢渡大渡河时留下的标语 长征中群众工作的主要内容有:①广泛宣传群众,积极争取群众。1935年1月14日,红军总政治部下发了《关于地方工作的指示信》,...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在革命根据地连续反击国民党军大规模“围剿”斗争中,开展的宣传、组织、武装群众的实践活动。 反“围剿”斗争中群众工作主要内容有:①向人民群众进行反“围剿”的战争动员,提高群众支援战争的自觉性。以县为单位,召集各级苏维埃政府主席、游击队长、民众团体负责人联席会议,传达...
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南方八省(江西、福建、浙江、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东)的红军在长达三年的游击战争中,开展的宣传、组织、武装群众的活动。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主力被迫撤出中央苏区,实施战略转移。国民党军反复对南方八省各游击区进行疯狂“清剿”,实行“山砍光、屋烧光、人杀光”政策,...
1935年5月,中央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后继续北上,准备渡过大渡河,进入川西北。为迅速抢渡大渡河,决定穿越彝族聚居区,并组建了由刘伯承任司令员、聂荣臻任政治委员的红军先遣队,先行进入彝区,为后续部队开路。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聚居在四川冕宁大凉山一带的彝族,对汉人有很深的猜忌和敌...
1935年5月,中央红军为迅速抢占大渡河,决定穿越川西彝族聚居区。由于历史上反动统治阶级实行民族压迫政策,彝族群众对汉人有很深的猜忌和敌视,企图阻止红军入境。为消除彝族群众的疑虑,号召彝族群众同红军合作,红军以总司令朱德的名义发布布告。主要内容有:①宣传红军的工农武装性质和解放弱小民族的目的。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