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空中战争

    国家或政治集团为达成一定的政治、经济目的,以空军为主的各军种的空中力量在空中战场进行的武装斗争。按空中力量构成,可分为独立空中战争与非独立空中战争;按参战兵力规模,可分为大规模空中战争、中规模空中战争和小规模空中战争;按使用武器,可分为空中核战争与空中常规战争;按持续时间,可分为持久空中战争与速...

    陆上战争 海上战争

  • 大区域联合防空

    多个防空区或战区的各军种、兵种防空力量以及人民防空力量,在统一组织指挥下所进行的防空。战略防空的基本形式。具有战略防御地位重要、决策指挥层次高、力量构成多样、行动对抗激烈、组织指挥和协同保障复杂等特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局部战争中,由于空间支援系统和远程空袭兵器的发展,特别是弹道导弹的实战运用...

    防空 战略防空

  • 防空

    防备并抵御敌空袭的措施和行动的统称。又称反空袭。现代战争防御作战的基本类型。按性质,可分为国土防空、军队防空和人民防空;按规模,可分为战略防空、战役防空和战术防空;按手段,可分为积极防空与消极防空;按范围,可分为目标防空与区域防空;按力量,可分为独立防空与联合防空。防空既可单独实施,也可作为联合...

    国土防空 军队防空 战略防空 战术防空

  • 防空区外打击

    航空平台使用空地导弹、巡航导弹等远程武器在防空区外对目标的攻击。现代远程空袭的一种重要样式。对于提高空袭效果,减少空袭平台的损失具有重要作用。防空是在与空袭激烈对抗中进行的。随着防空体系的不断完善与防空作战效率的提高,空袭飞机要冒着突防被击落的危险飞临目标上空投弹,往往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第二次世...

  • 防空识别区

    根据国防安全的需要,为了对空中目标进行敌我识别并测定其位置而划定的防空空域。空中战场结构的组成部分。分为海岸防空识别区和陆地边界防空识别区。海岸防空识别区,划在沿岸海域上空。陆地边界防空识别区,划在毗邻国边界上空。一般以各国自然行政区为基准,结合防空能力而设置。在防空识别区内,要求对航空器能立即...

  • 国土防空

    为保卫国家领土安全而统一组织的国家性的防空。平时对国家安全,战时对军队生存、稳定战局、保存国家战争潜力具有重大影响,在战略上具有重要地位。  20世纪30年代中期,雷达的出现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喷气式战斗机用于防空作战,推动了防空配系的发展和防空效能的提高,防空由局部防空向全国范围发展,一些国家...

    防空 要地防空 空袭

  • 核空袭

    为达成战略目的,使用飞机及机载核武器进行的空袭行动。空袭的一种样式。由于核武器具有巨大的毁伤能力,核空袭通常具有战略空袭的性质,对战争的进程和结局产生重大影响。核空袭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1945年8月6日,美国陆军航空兵的B-29轰炸机在日本广岛投下了一枚原子弹。8月9日,另一枚原子弹被投...

    空袭 战略空袭

  • 积极防空

    以摧毁敌空袭基地、指挥保障系统与截击、阻滞敌空袭兵器等为主要手段的防空。抗击敌人空袭,保卫国家领土不受侵犯,保卫重要目标安全和保存战争潜力的重要措施。主要由空军与其他军种相关力量共同组织实施。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轰炸机突袭敌方机场  产生与发展 积极防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出现。协约国损失的...

  • 军队防空

    军队在野战条件下为保障其空中安全而组织实施的防空。又称野战防空。包括空军防空、陆军防空、海军防空等。主要由各军种、兵种部队的防空力量担任。必要时,空军对于其他军种、兵种的防空予以支援。基本任务是:抗击敌轰炸、空中袭扰、航空侦察等作战行动,掩护重兵集团、主要作战部署、重要作战行动和重点军事目标的对...

    空袭 目标防空 战区防空 国土防空

  • 军事空运

    使用运输机、直升机或其他航空运输工具,运送人员、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的军事行动。现代战争中的一种重要输送方式和保障手段。按其规模分为战略空运、战役空运和战术空运。战略空运是遂行有关战争全局性任务的空运行动;战役、战术空运是遂行作战范围内直接支援战役、战斗的空运行动。军事空运能力的强弱,已成为衡量军...

1/9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