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上作战样式

    按任务、敌情、海洋环境和使用力量等不同情况,对海上作战类型的具体划分。进攻作战样式主要包括进攻海上兵力集团作战,袭击基地、港口和重要岸上目标作战(见海军战略突袭),海上封锁作战,破坏海上交通线作战,珊瑚岛礁区进攻作战,登陆作战、海上核反击战、反潜战、水雷战等。防御作战样式主要包括海军基地防御作战...

    海军战略突袭 海军反战略突袭 海上封锁 海上护航

  • 海军反战略突袭

    海军抗击和反击敌方海上战略突袭的防御作战。海上作战样式之一。反战略突袭的组成部分,包括反海上常规战略突袭和反海上核战略突袭。海军反战略突袭在统帅部统一指挥下实施。目的是粉碎敌方战略突袭企图,保存海军兵力和保障海上兵力行动自由,制止敌方从己方海区长驱直入,稳定海上战局。  海军反战略突袭,主要是运...

    海上作战样式

  • 海军火力支援作战

    海军兵力以火力支援其他军种、兵种部队在濒海地(空)域作战的行动。海军支援作战的重要样式。按照支援火力的种类,可分为海军舰炮、航空和导弹火力支援作战。通常由海军水面舰艇、海军航空兵和海军潜艇实施,海军岸防部队也可参加。海军舰炮火力支援是一种传统的火力支援方式,主要用于对陆战场濒海翼侧的火力支援。1...

    海军支援作战

  • 海军战略突袭

    为达成一定的战争目的,海军兵力单独或协同其他军种从海上发起的出敌不意的战略性突击。海上作战样式之一。分为海军常规战略突袭和核战略突袭。海军常规战略突袭,通常根据统帅部意图,由海军组织具有突袭能力的航空兵、潜艇和水面舰艇兵力合同实施。海军核战略突袭,通常在统帅部组织和指挥控制下,由海军战略导弹潜艇...

    海上作战样式 海军作战能力

  • 海军支援作战

    海军兵力为其他军种、兵种部队提供支持和援助的作战行动。海军作战样式之一。通常包括海军火力支援作战、海军电子支援作战和海上兵力投送支援作战等。海军支援作战是海军传统作战行动,任务是掩护陆战区不受海上方向之敌的袭击;破坏敌方的海上增援和补给;阻止敌方从己方战区翼侧输送登陆兵;保障己方军队海上的航渡机...

    海军火力支援作战 海上兵力投送支援作战

  • 海空一体作战

    将海上和空中作战力量形成攻防一体对敌作战体系实施打击的作战。  简史 海空一体作战的雏形出现于20世纪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武器装备的不断发展,西方各海上大国开始将空中力量运用于海上作战。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德日德兰海战中,英军第一次运用了轻型航空母舰,开海空一体作战之先河。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海军基地 制海权

  • 海上兵力投送支援作战

    海军从海上实施兵力投送的支援作战行动。海军支援作战样式之一。目的是进行威慑、控制事态、调整兵力部署和实施支援作战。海上兵力投送支援作战通常包括:利用海军制式装备或征用的民间输送工具向危机或冲突地区投送其他军种、兵种部队的作战行动,如在濒海陆战场翼侧投送陆上支援兵力的行动,利用潜艇兵力投送特种作战...

  • 海上非对称作战

    海上作战中,交战双方使用不同类型的部队和战法形成不对称优势进行的作战行动。实质是使用非对称的力量、手段或方法进行作战。相对于对称作战而言。目的是运用不同类型部队及联合部队力量打击敌军弱点,在时间和空间上巧妙用兵,获得决定性优势。  简史 早期海战中,在双方作战力量对比悬殊,或作战方式存在差异等情...

  • 海上非接触作战

    在海战场上,依靠侦察监视和信息网络系统,运用精确制导武器,在敌方防区外实施远程打击的作战行动。高技术条件下海上作战的主要样式。  简史 早期海战中的接舷战、火力战,是在海上接触状态下以接触式打击为主的作战。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海上侦察监视系统、信息系统和远程精确制导武器系统以及舰载飞行器的...

  • 海上非线式作战

    根据统一的作战意图,在海战场全纵深同时展开作战力量,在没有明显交战线的条件下,实施多方向、多层次、多领域、多手段攻防的作战行动。  简史 早期海战以海上线式作战为主,海战双方在相对固定的海域依托某一特定的交战线实施海战。随着海军武器装备的发展和作战能力的提高,海上非线式作战逐渐形成。1805年,...

    海上战场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