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

    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朝鲜人民军配合下,于1953年5月13日~7月27日,在朝鲜“三八线”附近地区,对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及其指挥的南朝鲜(韩国)军进行的反击作战。  为促进停战实现,志愿军决定发起反击战役 1953年4月26日,因战俘问题由“联合国军”单方面宣布中断半年之久的朝鲜停战谈判重新恢...

    朝鲜停战谈判 1089.6高地战斗 座首洞南山战斗

  • 方形山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第二次进攻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以一部兵力对方形山南朝鲜(韩国)军部队实施的进攻战斗。方形山位于金城以东、北汉江东侧,由南朝鲜军第5师第36团2个连及配属分队约4个排兵力防守,筑成了以坑道工事为骨干的坚固阵地,是该师主阵地949.2高地前的主要支撑点。志愿军...

  • 栗洞南山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第二次进攻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一部对金城东南栗洞南山的南朝鲜(韩国)守军实施的进攻战斗。栗洞南山及其比邻的栗洞西南、690.1东北、690.1西北3个无名高地,位于金城东南7~8千米,由南朝鲜第8师第16团3个连防守,是该师主阵地轿岩山前沿支撑点,构筑有地...

  • 马踏里东山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第三次进攻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6军第136师为配合金城地区作战,奉命进攻马踏里东山美军阵地。马踏里东山由主峰及北侧、西北无名高地构成,位于开城东侧、临津江北岸,由美军陆战第1师第7团第2营防守,筑有坑道、地堡等坚固工事。7月7日22时,第136师实施第一次进攻...

  • 马踏里西山─梅岘里东南山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第二次进攻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0军一部对高浪浦里西北马踏里西山─梅岘里东南山“联合国军”守军实施的进攻战斗。马踏里西山─梅岘里东南山位于高浪浦里西北4千米处,分别由“联合国军”土耳其旅第1营第1连及第2营第6连2个排防守,是“联合国军”防御阵地前沿的重要支撑点...

  • 石岘洞北山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第三次进攻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23军第67师奉命攻占石岘洞北山。该山位于朔宁东北10千米处,是美军第7师第17团防御前沿的重要支撑点,由2个连防守,筑有地堡、坑道、盖沟,并设有多层障碍物。志愿军第67师(并加强坦克19辆)为达成进攻的突然性和减少伤亡,从6月中旬...

  • 座首洞南山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第二次进攻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7军第200师(辖第599、第600团,加强第201师第602团和第202师第604、第606团)奉命攻占金城东南、北汉江西侧的座首洞南山。该山由南朝鲜(韩国)军第8师第21团和第10团1个连防守,阵地由若干个支撑点组成,每个支撑...

  • 198.6高地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第三次进攻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1军第7师第20团,奉命攻占朔宁东南、临津江东岸的198.6高地及其两侧无名高地。198.6高地及其两侧无名高地由南朝鲜(韩国)军第1师第15团1个连及1个火器排防守,环阵地设有5~8道铁丝网,间布地雷,并筑有坑道、地堡,以环形堑壕...

  • 883.7和973高地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第二次进攻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0军第181师奉命攻占南朝鲜(韩国)军第5师第27团(欠2个连)防守的883.7和973高地。两高地位于金城以东、北汉江东侧,筑有地堡、明暗火力点和坑道,形成支撑点式防御体系。为达成战斗的突然性,第181师在进攻出发地区构筑了坑道...

  • 1089.6高地战斗

    抗美援朝战争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第二次进攻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第33师奉命攻占南朝鲜(韩国)军第20师1个营防守的1089.6高地。该高地位于北汉江以东、志愿军第33师主阵地鱼隐山与南朝鲜军第20师主阵地1219.8高地之间。6月13日,第33师以第99团1个加强连从西侧抵近攻击目标潜伏。14日...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