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白塔埠战役

    1947年1月底,国民党军为实施“鲁南会战”计划,集中23个整编师计53个旅31万人。由陇海、胶济两铁路南北对进,进攻山东解放区,企图在临沂地区与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决战。华东野战军为调动、分散其南线主要进攻集团,创造战机,令第2纵队进攻位于江苏省东海县白塔埠地区的国民党军第42集团军。该集团军...

  • 长山列岛战役

    长山列岛位于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之间,扼渤海湾门户,是山东与东北水路交通的必经之道,由南北长山岛、砣矶岛、大小黑山岛等17个岛屿组成。东北和山东省大陆解放后,退据长山列岛的国民党军陆战第2团等部,破坏渔业生产和海上交通,妄图封锁渤海湾。1949年8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军区指挥第24军第72师、炮...

  • 朝阳集战役

    1946年6月下旬全面内战爆发后,国民党军向华东解放区大举进攻,淮北是其主要进攻方向之一。7月18日,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主任薛岳指挥5个整编师共12个旅的兵力,自津浦铁路(天津—浦口)沿线徐州、夹沟、固镇等地出动,分三路东进。其中,由夹沟出动的整编第69师第92、第60旅和整编第57师预备第...

  • 福州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10兵团对福州地区国民党军进行的进攻作战。  1949年4~5月间,人民解放军举行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上海、武汉和苏南、皖南、浙西、赣东北、闽北等广大地区。败退的国民党军以第6、第8、第22兵团10个军27个师约12万人,在福州、厦门、漳州和福建沿海地区...

    渡江战役 上海战役

  • 淮沭李战役

    1947年3月,国民党军在向山东解放区实施重点进攻的同时,为巩固其占领区,以部分正规军和地方保安团队对江苏省中部和北部地区进行“分区清剿”。坚持在苏中、苏北敌后的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11、第12纵队以少数部队就地活动,主力跳到“清剿”圈外,积极打击敌人。4月初国民党军停止“清剿”,退据点线。4...

  • 济南战役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对国民党军坚固设防和重兵守备的山东省省会济南市进行的攻坚战。  解放战争进入第三年即1948年秋时,形势变得更有利于人民解放军。解放区空前扩大,部队士气高昂,装备改善,攻坚作战能力提高。国民党军力量不断削弱,被迫改“分区防御”为“重点防御”,一面加强大城市的...

  • 胶东保卫战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在山东省东部地区反击国民党军进攻的作战。华东野战军东线兵团某部向红石山国民党守军发起进攻  1947年8月,华东野战军主力(不久组成西线兵团)进入鲁西南地区,9月转入外线作战,策应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挺进大别山;东线兵团留在内线作战。国民党军统帅部组织...

  • 胶济路反击战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山东野战军和山东军区部队各一部在青岛至济南铁路沿线对国民党军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  1946年6月下旬全面内战爆发后,山东解放区是国民党军进攻的重要方向之一。第2“绥靖”区司令官王耀武指挥所部5个军共15个师约12万人,以第12、第73、第96军和第54军分由济南和青...

  • 津浦路阻击战

    1945年10月~1946年1月,新四军主力和八路军山东军区部队一部,在津浦铁路徐州至济南段对国民党军进行的阻击战。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后,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为独占抗战胜利果实和准备发动内战,调集军队沿津浦(天津—浦口)、平汉(今北京—汉口)等铁路线北进,抢占大城市和控制交通要道...

  • 进军豫皖苏边区

    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西线兵团向平汉铁路以东、津浦铁路以西、陇海铁路以南、淮河以北河南、安徽、江苏三省边界地区进军的战略行动。  豫皖苏边区,是抗日战争时期建立的民主根据地之一。全面内战爆发后,大部地区被国民党军占领。留在该地区坚持斗争的为晋冀鲁豫军区所属豫皖苏军区部队。1947...

    晋冀鲁豫军区 沙土集战役

1/4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