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军事安全
[国际军事安全相关机制]
[国际恐怖主义与反恐怖斗争]
多边反恐怖公约
请选择
三个及三个以上国家或国际组织间为增进反恐怖合作,以公约形式签订的法律文件。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以联合国及其专门机构为主通过的全球性多边合作反恐怖公约;地区组织或区域性国家群体通过的区域性、次区域性的多边反恐怖合作公约。 在全球层面上,国际联盟早在1937年11月16日就制定了《防止及惩治恐怖主义...
《关于防止和惩处侵害应受国际保护人员包括外交代表的罪行的公约》 《反对劫持人质国际公约》 《制止危及海上航行安全非法行为公约》 《制止危及大陆架固定平台安全非法行为议定书》
阿拉伯国家内政部长委员会和司法部长委员会于1998年4月22日在阿拉伯国家联盟驻开罗总部召开的会议上通过的反恐怖法律文件。共42条。主要内容有:①规定了恐怖活动和恐怖犯罪的具体内容及范围。②规定各缔约国应采取各种措施(包括宣传、情报合作与交流、外交人员保护等)杜绝在其本土进行的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
欧洲理事会于1977年1月27日在法国斯特拉斯堡签订的地区性反恐怖文件。共16条。主要内容有:①规定应将具有意识形态色彩的恐怖行为进行“调和或非政治化”。②明确公约中所列恐怖主义犯罪属于可引渡犯罪。③对引渡恐怖分子的例外情形作出了具体规定。④确定了缔约国在解释及适用方面出现争端时的解决办法。⑤对...
27个非洲国家于2001年10月17日在塞内加尔首都达喀尔签署的关于预防和打击恐怖主义的法律文件。主要内容有:①恐怖主义已构成一种对基本人权、民主的损害,已成为对世界和平与安全的一种威胁,各国对非洲大陆或世界其他部分的所有恐怖活动表示强烈谴责,并对恐怖主义的发展深表忧虑。②非洲应消除一切恐怖主义...
东南亚国家联盟于2007年1月13日在菲律宾中部城市宿务召开的第12届首脑会议上签署的一项区域性反恐怖文件。简称《东盟反恐公约》。东南亚地区第一份反恐怖法律文件。主要内容有:①东盟各国制定各自的反恐怖法律,并设立专门协调机构来实施成员国间的反恐怖合作。②建立地区数据库,加强东盟国家间反恐怖情报信...
非洲统一组织第35届首脑会议于1999年7月13日在阿尔及尔通过的反恐怖法律文件。又称《阿尔及尔公约》。共分六个部分,分别就公约适用范围、合作领域、国家的司法权、引渡、跨国调查(调查委托)和相互法律援助以及最后条款等方面作了阐述。主要内容有:①应当建立在相互包容和放弃各种形式恐怖主义(不论其动机...
美洲国家组织于1971年2月2日在华盛顿签订的地区性反对恐怖主义文件。简称《美洲防恐公约》。1973年10月16日开始生效。公约共13条。主要内容有:①明确将绑架、谋杀和袭击根据国际法有义务给予特别保护人员的行为及其有关勒索行为规定为国际刑事犯罪。②对该公约所规定的恐怖主义罪行实行“或引渡或起诉...
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7个南亚国家于1987年11月4日在加德满都缔结的关于合作打击恐怖主义的法律文件。目的是采取有效行动通过提供引渡和检举来确保恐怖事件肇事者无法逃脱起诉和惩罚。协定共14条。主要内容有:①各国之间对恐怖犯罪可进行引渡,不应把恐怖犯罪视为政治...
亚太经济合作组织第9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于2001年10月21日在上海发表的一项区域性反恐怖文件。共7部分。主要内容有:①强烈谴责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发生的恐怖袭击事件。②恐怖主义是对亚太经合组织倡导的自由、开放和繁荣目标及各成员国信奉的价值观的直接挑战。③全面加强各层次、综合性的国际反恐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