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军备控制

  • 防止核武器扩散

    为防止核武器拥有国(者)的增加而采取的措施及行动。包括:防止核武器或核爆炸装置及其设计和制造技术的扩散;防止可用于核武器的裂变材料,以及用于其处理、使用和生产的技术、专用设备和材料的扩散;防止相关两用技术、设备和材料的扩散等。  不扩散核武器条约 1968年7月1日,美、英、苏三国签订了《不扩散...

    核武器 核爆炸装置 核材料

  • 国家技术手段

    一个国家单独拥有的核查技术手段或措施。常用于探测、侦察、监视其他国家的相关活动。在有些军备控制条约或协议中也被确认为条约的核查手段。例如,1972年美国与苏联达成的《美苏关于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某些措施的临时协定》就首次规定了双方可利用各自的国家技术手段对另一方是否遵约进行监测,被查方不得进行干...

    现场视察

  • 核军备控制的核查技术

    核军备控制中核实条约、协议遵守情况的技术手段和方法。不同的条约、协议,由于核查对象、核查机制和核查方式的不同,采取的核查技术手段和方法也不同。  核军备控制核查技术,按其获取核查信息的手段,可分为:①国际技术手段。指由国际组织(或条约组织)控制或多个国家共同拥有的核查技术手段。获取的核查信息有的...

    国家技术手段 声学 核试验 水下核爆炸

  • 禁止放射性武器

    禁止发展、生产、贮存和使用放射性武器。放射性武器指通过非核爆炸或其他手段散布放射性物质,以其沾染和辐射为毁伤因素的装置,又称“脏弹”。放射性武器使用时,先将放射性物质以液态或固体微粒的形式散播到周围环境中,沾染地面、水域、空气及军事技术装备,再通过放射性同位素衰变产生的射线对人体组织造成辐射损伤...

  • 禁止生产核武器用易裂变材料

  • 无核武器区

  • 现场视察

    现场获取证据以核实缔约国是否遵守相关军备控制条约或协议的核查方式。  不同的军备控制条约或协议,其现场视察的形式和手段差别很大。例如,《美苏中导条约》的现场视察由常规核查和临时通知核查两大类组成。常规核查指核查的时间和地点由条约有关条款预先确定;临时通知核查的核查时间和地点由核查方临时确定,其主...

  • 限制和裁减核武器

    限制核武器国家核武器(包括核弹头及其运载工具)的性能、类型和数量;减少已有核武器(包括部署和非部署的核武器)数量,销毁裁减下来的核武器的总称。对核武器国家的核力量进行限制和裁减是实现全面禁止和彻底销毁核武器目标的中间步骤。  由于美、苏/俄两国拥有的核武器的总数一直占世界各国总数的90%以上,限...

    核武器 核弹头

  • 限制与禁止核试验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