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地观测卫星

  • “地球观测系统”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用于对全球陆地、海洋及大气进行长期观测的计划和系统。“地球-太阳系统任务”的主要部分。它将地球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研究,旨在提高人类对地球环境变化的认识。EOS系统由EOS地球科学研究计划、EOS数据与信息系统和EOS卫星发射计划三部分构成。  EOS地球科学研究计划 主要包括七个...

    小卫星

  • 地球资源卫星

  • “厄洛斯”卫星

    以色列高分辨率小型商业陆地观测卫星。简称EROS卫星。由国际成像卫星公司负责运营。卫星采用高为500千米、倾角为97°的太阳同步轨道,设计寿命为10年。“厄洛斯”卫星具有侧摆成像能力,最大倾斜角达45°;每周可对全球任意地点观测2~3次。若采用多颗卫星同时在轨运行,成像时间分辨率还能进一步提高。...

    太阳同步轨道

  • “风云”卫星

    中国气象卫星系列。包括极轨道和地球静止轨道两种气象卫星。截至2013年12月,共发射了4颗“风云”1号和3颗“风云”3号极轨道气象卫星,以及6颗“风云”2号地球静止轨道气象卫星。①“风云”1号卫星。采用太阳同步轨道,三轴姿态稳定控制方式,主要有效载荷为5~10通道可见光和红外扫描辐射计、图像传输...

    极轨道 地球静止轨道 太阳同步轨道

  • “国防气象卫星计划”卫星

    美国国防部的军用极轨道气象卫星。简称DMSP卫星。主要用于获取全球气象、海洋、陆地和太阳-地球物理环境信息,为军事作战提供气象信息保障。美国“国防气象卫星计划”卫星  20世纪60年代中期,美国空军航天与导弹系统中心(SMC)开始实施DMSP。截至2013年12月,DMSP卫星已成功发射46颗,...

    太阳同步轨道 通信卫星

  • 海洋环境卫星

    监测海洋及海岸带环境的人造地球卫星。卫星利用遥感器获取海面辐射或反射的电磁波信号,并将数据发回地面,经处理后获得反映海洋环境特征的信息。根据卫星海洋探测对象的侧重点不同,海洋环境卫星大致可分为海洋水色卫星、海洋地形卫星和海洋动力环境卫星三类。  海洋水色卫星 主要用于探测海洋水色要素,如叶绿素浓...

  • “海洋卫星”1号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第一颗专用的海洋观测卫星。又称“海洋卫星”A号(Seasat-A)。1978年6月发射,主要任务是鉴定微波遥感器从空间观测海洋及有关海洋动力学现象的有效性。卫星轨道高度为776~800千米,倾角为108°,周期为100.63分钟。卫星上装有五种主要的科学仪器。①一台L频段合成孔...

  • “海洋”系列卫星

    苏联/俄罗斯的海洋卫星。用于海洋和极地冰况观测。1980~1995年共发射12次,包括2颗“海洋”E号卫星、2颗“海洋”OE号卫星和8颗“海洋”O1号卫星(第四颗发射失败),第八颗“海洋”O1卫星又称“西奇”1号(Sich-1)卫星。这些卫星运行在高度为630~660千米、倾角为82.5°的近极...

    太阳同步轨道

  • “海洋”1号卫星

    中国海洋探测卫星。主要探测海洋水色、水温环境等要素。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河口港湾航道治理、海洋污染监测、海岸带资源调查和开发及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中国“海洋”1号卫星  2005年5月15日中国发射了第一颗海洋卫星—“海洋”1A号,2007年4月11日发射了“海洋”1B号。卫...

1/3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