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事航天技术
[航天系统与应用]
请选择
美国为登月而研制的第三代飞船。1968~1972年进行了11次载人飞行,其中6次登上月球。飞船总质量约45吨,由指挥舱、服务舱和登月舱三部分组成。①指挥舱。航天员在飞行中生活和工作的座舱,也是整个飞船的控制中心。呈圆锥形,高为3.2米,质量约6吨。舱内充以34.3千帕(0.35大气压)的纯氧,温...
欧洲航天局研制的技术试验卫星。全称为“先进中继技术任务”(AdvancedRelayTechnologyMission)卫星。卫星质量为3100千克,平均功率为2.5千瓦,设计寿命为10年。卫星于2001年7月12日发射,但由于火箭上面级发生故障,未进入预定轨道。经过挽救,最终在2003年1月3...
美国的电子侦察型海洋监视卫星。20世纪60年代末期,美国启动了海洋监视卫星研制计划。其研制的电子侦察型海洋监视卫星,即“海军海洋监视卫星”(NOSS),其秘密代号为“命运三女神”,公开代号为“白云”。 “白云”的第一组卫星属于试验型卫星,于1971年12月14日发射。“白云”工作卫星至今已经发...
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的全球导航卫星系统。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开始积极探索适合国情的导航卫星系统,2000年成功发射2颗“北斗”导航试验卫星,初步建成“北斗”导航卫星试验系统,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俄罗斯之后世界上第三个自主拥有导航卫星系统的国家。截至2012年10月25日,已成功发射16颗“...
美国的微波成像侦察卫星。用于跟踪舰船和装甲车辆的活动、监视部队机动和弹道导弹动向、发现伪装的武器和识别假目标。具有全天候、全天时的侦察能力。 “长曲棍球”卫星质量约15吨,星体长约12米,直径约4.4米。设计寿命为5年,实际工作寿命可达8年以上。卫星轨道高度为670~715千米,倾角为57°/...
利用光学、光电或微波成像遥感器获取目标图像信息的侦察卫星。所用遥感器主要有可见光相机、红外相机、多光谱或超光谱相机、微波成像雷达等。可对地面军事目标实现全天候和全天时的侦察与监视,用于确定军事设施位置、监视部队行动、获取战场态势与军事冲突地区信息及测绘军事地形等。 分类 成像侦察卫星可按多种不...
美国的地球静止轨道电子侦察卫星系列。又称“猎户座”(“奥里恩”)侦察卫星。于1979年开始研制,截至2013年12月,已发射9颗。首颗卫星于1985年1月24日由“发现”号航天飞机施放入轨,定位于新加坡和迪戈加西亚岛之间的赤道上空;第二颗卫星于1989年11月23日发射,能覆盖苏联、中东、非洲和...
导航卫星系统中对卫星实施监测和采集数据的卫星信号接收站。根据任务的不同,可分为时间同步与轨道确定监测站、完好性监测站。主要任务是跟踪监测导航卫星信号,接收导航卫星电文,测量监测站相对导航卫星的伪距、载波相位和多普勒等观测数据,并采集监测站周围的气象数据,经预处理后发送给主控站,作为卫星定轨、时间...
通过卫星发射无线电信号为用户提供导航定位和授时服务的卫星系统。具有高精度、全天时、全天候、可全球覆盖及用户设备简单等优点。军事上可用于目标定位、武器精确制导、力量投送等,民用方面可用于交通运输、道路建设、大地测量、野外勘探、通信网络等领域。 导航卫星系统按覆盖区域可分为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区域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