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航天器运行轨道

    航天器运行时质心运动的轨迹。按照航天器的飞行任务,可分为三类。①人造地球卫星轨道。人造地球卫星环绕地球飞行,其所受的天体引力主要是地球的引力,受月球和太阳的引力很小,可以看作是在一个天体引力场中运动,其轨道形状呈椭圆形或圆形。一般包括地球静止轨道、地球同步轨道、太阳同步轨道、回归轨道、停泊轨道和...

    航天器 地球静止轨道 地球同步轨道 太阳同步轨道

  • 地球静止轨道

    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相等,倾角为0°,顺行、圆形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简称静止轨道。距地面高度为35786千米。地球静止轨道上卫星星下点轨迹为赤道上的一个点。在地面上的人看来,卫星始终不动,故称静止卫星。其实这种卫星并非“挂”在天上不动,其运行速度为3.07千米/秒。由于它...

    通信卫星 广播卫星 气象卫星

  • 地球同步轨道

    运行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23小时56分4秒)相同、顺行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星下点轨迹为一条封闭曲线。对地面观测者来说,每天相同时刻卫星大致出现在相同方位。倾角为0°的圆形地球同步轨道称为地球静止轨道。有人把运行周期等于地球自转周期一半的卫星轨道也称为地球同步轨道。如苏联/俄罗斯“闪电”号通信卫星...

    星下点轨迹 地球静止轨道

  • 地月轨道

    从地球发射到月球的航天器质心运动的轨迹。又称月球探测器轨道。地月轨道可以近似地认为由两个阶段组成:以地球引力为主的阶段和以月球引力为主的阶段。两者大致以月球相对于地球的作用球半径为6.6万千米的球面为分界。当航天器与月球距离大于6.6万千米时,认为航天器受到的力主要是地球引力,并近似地认为航天器...

    航天器 轨道摄动

  • 轨道摄动

    天体或航天器在摄动力影响下,其运行轨道偏离开普勒轨道的现象。  摄动力 主要有中心体非球形摄动力、其他天体引力、大气阻力和太阳辐射压力等。①中心体非球形摄动力。天体或航天器环绕某一天体运动时,这个天体称为中心体。如果中心体是等密度的圆球体,其引力称为中心体球形引力。由于一般天体的质量分布不均匀,...

    航天器 轨道要素

  • 轨道速度

    航天器在中心力场内的运动速度。把天体看成质量均匀分布的圆球体,则该天体形成的引力场即为中心力场,其质心为引力中心。此时航天器轨道速度由下面活力公式确定:    式中,v为轨道速度;μ为万有引力常数与中心天体质量的乘积;r为航天器到引力中心的距离;c为积分常数(计及摄动力时,c为变数),它由航天器...

  • 轨道要素

    表征天体或航天器运行轨道的一组基本参数。用以计算天体或航天器任何时刻的位置和速度。常用的是开普勒轨道要素,它有明显的几何意义。航天器绕地球运行的椭圆轨道的开普勒轨道要素共有6个。其中5个确定轨道的大小、形状和在空间的方位,余下一个给出计算运行时间的起点。这六个要素是:①轨道半长轴(α)。其长度是...

    航天器 极轨道 人造地球卫星

  • 回归轨道

    星下点轨迹周期性重复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重复的时间间隔称为回归周期。回归轨道主要取决于卫星运行轨道的周期。回归周期相同的轨道有多条。例如,回归周期为一天的回归轨道,它的运行周期可以为24小时、12小时、8小时……在回归轨道上运行的卫星,每经过一个回归周期,卫星重新依次经过同一地区上空,这样可以对...

    侦察卫星 气象卫星 太阳同步轨道

  • 极轨道

    倾角为90°的人造地球卫星轨道。在极轨道上运行的卫星能每圈都经过地球两极上空。在轨道设计中,选用这种轨道往往是为了达到覆盖整个地球的目的。在工程上常把倾角稍微偏离90°,但仍能经过两极地区的轨道(如太阳同步轨道),也纳入极轨道。在极轨道上运行的气象卫星、侦察卫星、地球资源卫星等,可以俯瞰包括两极...

    太阳同步轨道 气象卫星 侦察卫星

  • 绕月轨道

    航天器围绕月球飞行的质心运动轨迹。包括:①绕月飞行轨道。航天器从地球发射,绕过月球,飞回地球的轨道。是以地球引力中心为主的一条大椭圆轨道,这条大椭圆轨道把月球也包括在内。地球相对于太阳的作用球半径为93万千米,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约为38.4万千米,为此绕月飞行还在地球引力范围内。②月球卫星轨道...

    航天器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