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军队科学文化教育

    有计划地组织官兵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活动。中国人民解放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训练的重要内容。  简况 革命战争时期,部队文化教育以扫盲为主。利用战斗间隙,采取各种办法,组织官兵识字,在随军学校开设文化课。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全军开展了大规模的扫盲运动,有计划地普及中学、小学教育。1950年...

    扫盲运动 中国人民解放军自学考试委员会

  • 高科技知识学习

    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习现代科技特别是高科技知识的群众性活动。军队科学文化教育的内容之一。驻京部队领导干部现代科技报告会  简况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为了适应世界军事发展趋势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新形势,中央军事委员会高度重视军队高科技知识学习。1993年,江泽民在中央军委扩大会议讲话中明确提出,全军...

    军队科学文化教育 《军队高中级干部学习规划(1999—2002)》

  • 《关于加强和改进部队科学文化教育的意见》(1999)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1999年4月颁发全军贯彻执行。军队科学文化教育工作的基本依据。  意见共六个部分:①提高官兵科学文化素质是军队现代化建设一项十分紧迫的战略任务。加强部队科学文化学习教育,培养面向新世纪的高素质人才,是关乎军队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一项基础工程。加强和改进部队科学文化学习教育...

    军队科学文化教育

  • 军地两用人才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具有保卫祖国和建设祖国的两种本领,能适应军队和地方双重需要的人才。中国人民解放军培养官兵的目标之一。培养军地两用人才是军队精神文明建设和教育训练的一项重要内容。  培养军地两用人才,要求干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掌握现代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战争知识...

    军队精神文明建设 全国培养和开发使用军地两用人才经验交流暨表彰会 《培养和使用军地两用人才工作发展规划》

  • 军队院校函授教育

    中国人民解放军院校有组织、有计划地运用现代教育和远程教育等技术手段,以在职自学为主,面授辅导为辅,培养现职干部和士官的教育活动。军队科学文化教育的重要形式。  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有关院校开办了函授教育,为军队建设培养了一批人才。“文化大革命”期间,函授教育停办。70年代后期,一...

    军队科学文化教育

  • 军队自学考试

    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军队自学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国家级考试。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国家及军队考试相结合的教育形式。全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首届毕业生毕业典礼  经国家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军队自学考试从1984年开始。进入21世纪,面向全军开设了军械管理、军需管理、航空工程机务管理、军事高技术应用与管理、军...

  • 《培养和使用军地两用人才工作发展规划》

    1997年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退伍军人和军队离休退休干部安置领导小组、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下发。济南军区开办的“军地两用人才中等专业学校”  规划对培养使用军地两用人才工作提出了总的要求: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军队建设要求的两用人才工作运行机制,提高人才培训质量,...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军地两用人才

  • 普及中高等教育

    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展的以干部为对象的中高等学历教育活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人民解放军十分重视提高官兵特别是干部的文化素质。20世纪50年代初开展的扫盲运动,主要是扫除官兵中的文盲和普及小学教育,官兵的文化素质尤其是干部的文化素质离军队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尚有较大...

    扫盲运动

  • 全国培养和开发使用军地两用人才经验交流暨表彰会

    1992年11月26~28日在北京举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召开。全军各部队和地方的300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张震,国务委员陈俊生,中央军委委员、总参谋长张万年,中央军委委员、总政治部主任于永波,中央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傅全有等出席开幕式并参观两用...

    军地两用人才

  • 扫盲运动

    1950年至1953年上半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广泛开展的群众性文化教育运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时,人民解放军绝大多数官兵是贫苦工农出身,在旧中国被剥夺了学习文化的权利,文化水平低,文盲、半文盲居多,难以适应建设现代化军队的要求。1950年8月1日,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出《关于在军队...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