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炸成型弹丸

    带有浅空腔药型罩的聚能装药爆炸时形成的高速侵彻体。药型罩一般为锥形罩、球缺药型罩或双曲面药型罩。罩壁可为等壁厚或变壁厚,锥角一般为120°~150°,常用钢、铜、钼或钽等材料制成;炸药多采用奥克托今混合炸药或梯黑混合炸药。在爆炸载荷的作用下,药型罩翻转并逐步向轴线收缩和闭合,形成速度梯度很小的爆...

  • 冲击波作用

    弹丸、战斗部或爆炸装置在空气、水等介质中爆炸时形成的强压缩波对目标的破坏作用。冲击波是一种状态参数有突跃的强扰动传播。是由爆炸时高温高压的爆轰产物,以极高的速度向周围膨胀飞散,强烈压缩邻层介质,使其密度、压力和温度突跃升高并高速传播而形成的。空气冲击波形成和传播  冲击波波阵面(扰动区与未扰动区...

  • 穿甲作用

    弹丸(或战斗部)以自身的动能侵彻或穿透装甲对目标形成的破坏效应。弹丸着速通常为500~1800米/秒,有的高达2000米/秒。在穿透装甲后,利用弹丸或弹、板破片的直接撞击作用,或由其引燃、引爆所产生的二次效应,或弹丸(或战斗部)穿透装甲后的爆炸作用,可以毁伤目标内部的仪器设备和有生力量。高速弹丸...

  • 创伤弹道学

    研究弹丸、破片等投射物击中机体后,在机体内的运动规律、致伤机理和致伤效应的学科。是终点弹道学的分支学科,是创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研究成果可直接用于指导武器、弹药设计和提高投射物伤的防护与诊治水平。  研究内容 主要包括致伤因素、致伤机理、致伤效应和杀伤标准等。  致伤因素 决定或影响杀伤力的因...

    终点弹道学

  • 弹道学

    研究各种弹丸或其他发射体从发射开始到终点的运动规律及伴随发生的有关现象的学科。弹道指弹丸或其他发射体质心运动的轨迹。早期的弹道学仅局限于研究发射体质心运动轨迹的力学范畴。随着武器的进步、基础科学和测试技术的发展,弹道学的研究对象逐步扩展到弹丸或其他发射体运动全过程的各个方面,从发射装药的点火、燃...

    爆炸动力学 撞击动力学 内弹道学 中间弹道学

  • 弹箭飞行稳定性

    表征弹箭保持固有运动状态或抗外界干扰能力的特性。研究外界干扰对弹箭运动状态(坐标、速度、空间姿态等)的影响,可以建立运动状态稳定性的判别准则。只有飞行稳定性良好的弹箭,才能满足射击密集度要求。在外弹道学中常以射弹散布范围和弹轴与速度矢量之间的夹角(称为章动角或攻角)的最大幅值表征稳定性。20世纪...

    外弹道学

  • 弹药爆破作用

    装填炸药的弹丸或战斗部爆炸时形成的爆轰产物和冲击波(或应力波)对目标的破坏作用。其破坏机制主要为:①爆轰产物的直接破坏作用。弹丸爆炸时,形成高温高压气体,以极高的速度向四周膨胀,强烈作用于周围邻近的目标,使之破坏或燃烧。由于作用于目标上的压力随距离的增大而下降很快,因此它对目标的破坏区域很小,只...

  • 弹药燃烧作用

    燃烧弹等弹药通过纵火对目标的毁伤作用。目标通常指可燃的木质建筑物、油库、弹药库、干木材及地面的易燃覆盖层等。纵火包括引燃和火焰蔓延两个过程。不同种类的燃烧弹,其火种温度约在1100~3300K范围内,因而对于燃点为数百开[尔文]的干木材和汽油等可燃物,是完全可以引燃的。已燃烧的可燃物燃烧所放出的...

  • 导弹弹道学

    研究导弹飞行过程中质心运动规律的学科。是20世纪40年代随着导弹的出现与发展,在外弹道学与飞行力学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科。导弹弹道学的研究涉及应用数学、理论力学、空气动力学、喷气发动机推进原理、自动控制原理、制导系统原理、地球物理学、天体轨道力学、计算技术等。  导弹的运动主要包括质心运动和绕质心...

    外弹道学 飞行力学 空气动力学

  • 发射动力学

    研究枪炮射击过程中,弹丸进入自由飞行阶段前的扰动规律和有关动力学现象的学科。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提高武器射击精度需要的推动下,逐步形成的一门跨学科的基础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发射过程中弹丸的扰动规律,发射系统与弹丸相互作用的动力学性质及对射击精度的影响规律等。目的是从武器系统的角度建立...

1/5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