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导弹部队装备
导弹战术技术性能
请选择
喷气发动机单位质量推进剂或燃料产生的冲量。又称比冲量或比推力。表达式为: 式中:I为总冲量;m为推进剂或燃料的总质量;F(t)为随时间变化的推力曲线;为推进剂(或燃料)的质量流量。Isp是发动机工作时间内单位推进剂质量产生的冲量的平均值,是反映发动机工作全过程的一个综合质量指标。比冲的大小...
导弹发射时导弹姿态呈垂直状态的一种发射方式。主要用于发射地地和潜地弹道导弹。具有发射设备简单、场地面积小、导弹升空快、动力损失小等特点。发射时可利用地面或艇体(船体)来抵消导弹发射时产生的后坐力,与倾斜发射相比,简化了发射设备的结构。有些地空导弹、舰空导弹及巡航导弹也采用这种发射方式。垂直式导弹...
为防止弹道导弹弹头再入大气层后被气动加热产生的高温烧毁而采取的措施。气动加热是物体与空气作高速相对运动时,产生的高温气流对物体的传热过程。高速气流流过物体表面时,由于气流与物面的强烈压缩和摩擦,在边界层内,气流的部分动能转化为热能,使边界层内气流温度上升而对物体加热。战略导弹弹头的再入速度可高达...
导弹弹头对目标毁伤或施加其他效应的能力。弹头战斗部装药类型不同,威力悬殊愈大。战术导弹通常配备常规弹头,威力较小;战略导弹通常配备核弹头,威力愈大。核弹头的威力用梯恩梯当量表示;普通炸药常规弹头的威力,常用威力半径或毁伤半径表示;穿甲类弹头威力则用穿甲或破甲厚度表示。核弹头威力由核装药的种类、装...
弹道导弹发射后,弹头从外大气层重返大气层的过程。导弹弹头再入大气层后至落点间的弹道称为再入段弹道,又称被动段中的大气段弹道。弹头飞行性能参数主要有再入弹道特征参数、热力环境参数、突防反识别参数。 再入弹道特征参数 包括再入高度、再入速度、初始弹道倾角、初始攻角等。①再入高度。弹头再入点的海拔高...
在规定的发射条件和规定的时间内按程序与要求,成功发射导弹的可靠程度。以概率形式表示时,称导弹发射可靠率。主要取决于导弹及导弹地面设备等的可靠性和维修性,同时还与操作人员的心理状态、技术水平和操作熟练程度等有关。提高导弹发射可靠性的主要途径有:搞好导弹及地面设备等的可靠性和维修性设计,使之便于操作...
在导弹发射阵地上将已完成技术准备的导弹转变为临射状态所进行的各项工作。目的是确保导弹发射。不同类型的导弹,实施发射准备的发射阵地也不同。例如大型地地战略弹道导弹多在导弹发射井内实施,小型地地战略导弹、地空导弹、岸舰导弹等多在导弹发射场坪实施,潜地导弹和空地导弹分别在水下和空中发射阵地实施。导弹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