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四次中东战争装备保障

    第四次中东战争是埃及、叙利亚等阿拉伯国家军队和以色列军队在西奈半岛和戈兰高地地区进行的第四次战争,同时也是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具有现代化特点的战争之一。这次战争进行了18天,埃及、叙利亚等国参战坦克3800辆,损伤坦克约2200辆,损伤率约58%;以色列参战坦克1700辆,损伤坦克约850辆,损伤...

    换件修理 拆拼修理

  • 海湾战争美军装备保障

    美军在海湾战争中实施的军事装备保障。20世纪90年代初爆发的海湾战争,是一场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战争中,美军在短短的5个多月时间里,跨越1万多千米的空中和2万千米的海上距离,把50多万军队和800多万吨装备物资迅速部署到中东,共发送和接收了112500辆以上履带式和轮式车辆,向各种武器系...

  • 抗美援朝战争装备保障

    抗美援朝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第一场大规模局部战争,战争持续时间长,装备物资消耗大,保障任务复杂繁重,中国人民志愿军装备保障经受了严峻考验。抗美援朝战争装备保障实践,为探索现代局部战争军事装备保障的特点和规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主要做法如下:  建立集中统一的指挥机构 为了更好地组织实施保障,志愿...

    坦克

  • 科索沃战争装备保障

    20世纪90年代末爆发的科索沃战争,是北大西洋条约组织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之间不对称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其装备保障是指在战争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军事集团和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军队,为保障空袭和反空袭作战行动,双方实施的军事装备保障。  北约装备保障主要做法 ①大量使用高技术装备。北约绝大多数的装备都...

    地方动员装备保障力量

  • 两伊战争装备保障

    两伊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中东地区爆发的一次大规模局部战争。战争中双方累计投入坦克4750辆、作战飞机785架、各型舰船99艘。到战争结束时,伊朗损失作战飞机150架、坦克1500辆、火炮1200门、舰艇16艘;伊拉克损失作战飞机250架、坦克2000多辆、火炮1500门、舰艇15艘。  战前准...

  • 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英军装备保障

    英军在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中实施的军事装备保障。英国和阿根廷之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战争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南大西洋首次爆发的一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历时74天)的战争。英军成功地突破了13000千米的海上保障“瓶颈”,创造了登陆作战保障史上的奇迹。其装备保障的主要做法是:  平时预有准备,战时反应...

  • 一江山岛战役装备保障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一江山岛战役中实施的军事装备保障。  装备保障 一江山岛战役中,解放军首次进行陆、海、空军联合战役。此次战役军事装备保障情况复杂,任务艰巨,在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援下,部队较好地完成了装备保障任务,对取得登岛作战的胜利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为中国人民解...

  • 伊拉克战争美军装备保障

    美军在伊拉克战争中实施的军事装备保障。伊拉克战争是2003年3月美英等国联合对伊拉克发动的战争。是一场极具信息化特点的局部战争,展现了世界新军事革命的最新发展。战争中,美军采取了多种手段和措施,成功地实施了装备保障,对恢复和保持美军战斗力发挥了关键作用。主要特点是:  着眼实战,预有准备 海湾战...

  •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装备保障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是中等规模的边境局部战争。按作战方向,分为东段(克节朗—达旺地区和西山口—邦迪拉、瓦弄地区)装备保障和西段(天文点、河尾滩、空喀山、巴里加斯和班公洛地区)装备保障,分别由中国人民解放军西藏军区和新疆军区负责。  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在被称为“世界屋脊”的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山...

  •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装备保障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是一场大规模的边境局部战争,中国人民解放军参战部队多,投入的装备数量也多。  中越边境自卫还击战在山岳丛林地区进行,地形复杂,气候恶劣。战区地势西高东低,山高坡陡,多在海拔500米以上,坡度在30°~60°,谷深林密,道路少,且多穿行于深山峡谷中,路况很差。气候多变,昼夜温差大...

1/1页
跳转到: GO 每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