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时经济

    战争时期为战争服务的经济部门、经济体制、经济活动的统称。国防经济运行中的特殊形态,与平时国防经济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概况 战时经济是伴随着战争的产生和发展而逐步形成和发展的。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交战双方主要使用刀、枪、箭、盾等冷兵器作战,战时经济保障的物质内容主要局限于粮秣、马匹、装具等,物资...

    国防经济运行 国防经济 经济战 经济统制

  • 国民经济军事化

    把国民经济纳入军备轨道的过程。主要表现是:国家大量增加军费开支;国防工业迅速膨胀,成为工业的中心和主体;扩大武器装备和特殊军需物资生产规模,劳动力、原料和设备等优先供应与军事生产有关的部门;科学研究主要为军事需要服务;对主要国民经济部门和经济活动实行军事管制等。  工业革命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奉...

    国防工业

  • 经济封锁

    一个或多个国际行为体采取军事、经济、外交等手段对某国际行为体实施的以断绝其与外界经济联系为特征的活动。经济制裁的手段之一。目的是短期内削弱敌对国军事和经济实力,使其军事和经济活动陷于瘫痪。前提是被封锁国经济对外界的依赖性。国家间经济交流与合作的加强使经济封锁对任何国家都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经济封锁...

    经济制裁

  • 经济复员

    国家将国民经济从战时状态转为平时状态的活动。按复员的范围,分为全面复员和局部复员;按复员的内容,分为工业、农业、交通、邮电、通信、财政金融等方面的复员;按构成复员的经济要素,分为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力的复员。经济复员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涉及国家工作重心的调整。对于医治战争创伤,恢...

    动员强度 金融政策

  • 经济统制

    国家为保持临战前和战时社会稳定与经济的正常运行,满足战争需要,依法采取强制性措施对国民经济进行控制的活动。战时经济管理的基本形式和重要特征。  经济统制是现代战争的产物。现代战争对物资保障需求量大、要求急,又严重破坏社会生产条件,按战争需要调整国民经济的结构和布局,必然涉及各方面的物质利益,平时...

    战时经济管理

  • 经济战

    敌对双方为夺取战略优势或战争胜利而进行的经济斗争。主要指战争期间各种形式的经济斗争,也包括相对和平时期的经济封锁和经济扰乱。国际间经济摩擦也俗称经济战,如国际贸易中的商品倾销与反倾销战、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实施等。  概况 经济战由来已久,古代战争中断敌人粮秣等各种作战物资的供应,就是经济战的一种...

    经济封锁 战略物资 战略物资储备

  • 经济制裁

    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一个或多个国际行为体为实现一定的对外政策目标,对某国际行为体实行的歧视性限制。主要方式有罚款、抵制货物、中断贸易、停止经营、冻结资产、停止财政金融上的往来,直至实施经济封锁。在国际关系中,是对他国进行经济报复和打击的手段,西方发达国家经常利用经济制裁来推行对外政策。  经济制裁...

    经济封锁

  • 强制储蓄

    政府为减少公众消费,用行政或法律手段将公众财产的一部分直接存入银行或以发债券、课税方法增加货币储蓄数量的活动。强制储蓄可增加国家的资本积累,是政府在战争时期用于筹措战费进行财政金融动员的重要手段。在战时能有效地聚集社会闲散资金,为支持战争服务。表现为战时限制提取存款、冻结存款、发行战时公债和征税...

  • 延期支付

    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延长债务的清偿日期。又称延缓支付或支付犹豫。延期时限长短不一。战争时期国家筹措战费、维持金融制度稳定、防止信用破坏的有效措施,战时金融统制的措施之一,实质上是强制储蓄。延期支付是战时经济管理的重要政策,对于筹措战争经费,减少战时消费需求,缓解供求矛盾,减少通货膨胀,稳定物价,具...

    强制储蓄 战费筹措

  • 战费筹措

    国家或政治集团筹集战争经费的活动。国家或政治集团满足战争需要、实现经济动员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战争胜败。实质是国民收入的调整和再分配。在商品经济条件下,战费是战争资源占用消耗的货币表现,主要来源是国民收入、国家拥有的社会财富及国外资源。战费筹措以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能够提供的财力资源为主要对象,一...

1/2页
跳转到: GO 每页